《颜氏家训》及其伦理内涵初探
发布时间:2021-01-08 01:55
中国传统家训中包含的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反映。对传统家庭教育以及当代家庭教育的研究与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家庭教育在诸多教育形式中占据的极其特殊且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中国传统家训最具代表性的文本——《颜氏家训》出发,寻找和探究其中蕴含的儒学传统与家庭伦理价值,并进行伦理学范畴的归纳与整理,旨在从中寻求对于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德育的借鉴意义。文章分五个部分,由前言、三个章节和结语组成。前言部分,从宏观上概述《颜氏家训》一书的写作特点、基本内容、思想核心以及现代价值。三个章节分别论述:家、家族与家训的关系,隋唐以前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历史,《颜氏家训》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颜氏家训的卷篇结构,“治家”、“治学”、“处事”、杂艺等家训内容;颜氏家训中的儒学传统及应用,君子人格与明哲保身的内在思想矛盾。结语部分探讨吸取和扬弃颜氏家训中家庭道德教育原则方法的要点及其当代意义。文章从中国传统家训的基本概念着手,剖析“家”的含义、总结家训的基本形式、追溯家训的发展历史、还原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时代背景,力图为深入地探究《颜氏家训》中蕴含的伦理价值提供客观的理论...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颜氏家训的历史背景
1.1 家、家族与家训
1.2 隋唐以前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历史
1.3 《颜氏家训》的产生背景
第二章 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
2.1 颜氏家训的卷篇结构
2.2 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颜氏家训的伦理内涵
3.1 颜氏家训中的儒学传统
3.2 君子人格与明哲保身
3.3 颜氏家训中的失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中国传统家训思想研究综述
读硕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来《颜氏家训》研究概述[J]. 孙丽萍. 华夏文化. 2009(01)
[2]试论当代中国家庭教育伦理建设[J]. 刘菊. 世纪桥. 2007(10)
[3]《颜氏家训》中的早期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丁海东,李春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5)
[4]血脉传承与扬名显亲——论《颜氏家训》的齐家之道[J]. 钱国旗. 孔子研究. 2007(04)
[5]传统家训的伦理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 戴素芳,杨伟波. 道德与文明. 2007(03)
[6]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J]. 陈志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7]孝与汉代家庭教育[J]. 李建业. 东岳论丛. 2007(03)
[8]论传统家训政治伦理及其现代转换的思维向度[J]. 戴素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9]浅析中国传统教子箴言的基本内容[J]. 刘立祥. 中国德育. 2007(04)
[10]论传统家训人生伦理理念及其现代价值[J]. 戴素芳. 求索. 2007(03)
本文编号:2963675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颜氏家训的历史背景
1.1 家、家族与家训
1.2 隋唐以前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历史
1.3 《颜氏家训》的产生背景
第二章 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
2.1 颜氏家训的卷篇结构
2.2 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颜氏家训的伦理内涵
3.1 颜氏家训中的儒学传统
3.2 君子人格与明哲保身
3.3 颜氏家训中的失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中国传统家训思想研究综述
读硕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来《颜氏家训》研究概述[J]. 孙丽萍. 华夏文化. 2009(01)
[2]试论当代中国家庭教育伦理建设[J]. 刘菊. 世纪桥. 2007(10)
[3]《颜氏家训》中的早期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丁海东,李春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5)
[4]血脉传承与扬名显亲——论《颜氏家训》的齐家之道[J]. 钱国旗. 孔子研究. 2007(04)
[5]传统家训的伦理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 戴素芳,杨伟波. 道德与文明. 2007(03)
[6]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J]. 陈志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7]孝与汉代家庭教育[J]. 李建业. 东岳论丛. 2007(03)
[8]论传统家训政治伦理及其现代转换的思维向度[J]. 戴素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9]浅析中国传统教子箴言的基本内容[J]. 刘立祥. 中国德育. 2007(04)
[10]论传统家训人生伦理理念及其现代价值[J]. 戴素芳. 求索. 2007(03)
本文编号:2963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6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