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为何不道德行为容易重复发生?——基于心理学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1-01-20 04:15
  现实生活中一些个体往往习惯性重复做出不道德行为。基于心理学角度可以从道德推脱、利己辩护、双重评价以及记忆弱化等机制理解上述现象。个体利用道德推脱使得道德认知和道德自省暂时失去约束、判断和调控当下不道德行为的力量,免除个体因认识到不道德行为违背道德标准而带来的心理冲突或压力。利己辩护有事前和事后两种途径,主要关联不道德行为发生之前以及不道德行为未被发现之后,个体出于道德自律引发的道德失调。当个体无法推脱或辩护自己不道德行为时,为了可以继续不道德行为又保持积极的自我形象,就会启动双重评价,转移外界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关注。记忆弱化表现为对不道德行为的主动遗忘或者是自动淡化,个体放弃记忆可能唤起消极情绪的行为情景和具体细节,也排斥记忆可能威胁自我概念一致性的行为线索和详细内容。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5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道德推脱
二、利己辩护
三、双重评价
四、记忆弱化
五、结语



本文编号:2988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88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2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