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14:04
本文关键词: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刚毅,因其内涵刚强坚韧,积极进取等优秀品质,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不仅成为了志士仁人实现理想的必备德行,而且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在经过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集大成后,已发展成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对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展开研究,挖掘其蕴含的德育价值,以此来指导我国当前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然后系统阐明了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先秦儒家刚毅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最后,对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进行了评析。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就时代背景来讲,这里包括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背景。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确立。这就使农民开始有了自己的部分土地,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使人们看到生活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而得到改观的,刚毅的发扬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政治上,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局面动荡,各诸侯国统治者为维护好自身的统治地位,主动倡导积极进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刚毅伦理思想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社会文化上,礼崩乐坏,百家争鸣,整个社会道德处于无序状态。为重建社会道德,需要一种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奋勇向上的刚毅精神。 在理论来源方面,天命神权观念的弱化以及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推动着人主体地位的上升,使人们看到了道德向善的可能性,更加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改变周围的世界,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这些都为人们塑造刚毅品格提供了可能。此外,从横向来看,墨家“强”的观点,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也都为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首先,在追溯刚毅二字本义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先秦儒家刚毅的基本内涵;其次,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则,以“礼”为行为规范,以“寡欲”为前提条件,以“中庸”为理想境界是先秦儒家对刚毅提出的五项基本要求,也就是刚毅必须在这五项基本要求的规范和引导下进行发展;再次,为使刚毅的培养不至于落空,先秦儒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法:立志高远、积极进取、坚韧持久、自信自强。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指出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四个特点,即凸显人的主体性,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社会为本位,维护传统宗法等级秩序;立足现实,倡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持原则,自觉捍卫人格尊严和道德操守。 第四部分,主要是从总体上对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进行了评析。首先,先秦儒家的刚毅品质,在经过后世儒者的继承发扬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洗礼后,已成为志士仁人实现理想的必备德行,成为中华民族倡导的精神品质,这是其历史价值所在。但是,因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又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保守性和政治性的局限。其次,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大众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和冲击,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寻找刚毅伦理思想中普遍性的精华,从而为当今道德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先秦儒家 刚毅 伦理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9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导言10-15
- (一) 本文选题意义10-11
- (二) 本文研究现状11-13
- (三)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13-15
- 一、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15-21
- (一)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5-17
- 1. 生产工具革新,生产关系变革15-16
- 2. 战争频繁,政治动荡16-17
- 3. 礼崩乐坏,百家争鸣17
- (二)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17-21
- 1. 天命神权观念的弱化17-18
- 2. 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发展18-19
- 3. 借鉴吸收先秦各家刚毅伦理思想19-21
- 二、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21-33
- (一) 先秦儒家刚毅的内涵21-23
- (二) 先秦儒家刚毅的基本要求23-28
- 1. 以“仁”为思想核心23-24
- 2. 以“义”为价值准则24-25
- 3. 以“礼”为行为规范25-26
- 4. 以“寡欲”为前提条件26-27
- 5. 以“中庸”为理想境界27-28
- (三) 先秦儒家刚毅的实现方法28-33
- 1. 志存高远29-30
- 2. 积极进取30-31
- 3. 坚韧持久31-32
- 4. 自信自强32-33
- 三、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特点33-37
- (一) 内求的修养方式,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3-34
- (二) 以社会为本位,维护传统宗法等级秩序34-36
- (三) 立足现实,倡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6
- (四) 坚持原则,自觉捍卫人格尊严和道德操守36-37
- 四、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总体评价37-46
- (一)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历史评析38-40
- 1.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38-39
- 2.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39-40
- (二)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40-46
- 1.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所面临的时代挑战41-42
- 2. 先秦儒家刚毅伦理思想的当代转化42-46
- 结语46-47
- 注释47-51
- 主要参考文献51-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飞;;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主体性意蕴[J];道德与文明;2011年01期
2 y囌子
本文编号:301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14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