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11:50
本研究在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理论构想,自编了适合运动员特色的运动员职业价值观问卷,并对其进行了信效度的检验,然后用正式问卷调查了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最后针对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提出了几点教育建议。 本研究主要结果有: (1) 自编的高师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职业价值目标可以分为5个维度:游戏性、健身性、家庭性、功利性、爱国性;职业价值手段分问卷分为4个维度:接受性、合作进取性、利他性、逃避性。 (2) 运动员更加重视爱国性和合作进取性。各维度的平均分大小依次为:爱国性>游戏性>健身性>家庭性>功利性(职业价值目标问卷);合作进取性>接受性>利他性>逃避性(职业价值手段问卷)。 (3)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在几个维度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加重视健身性和利他性。 (4) 在家庭性维度上有明显的年龄差异,16岁以下的运动员和16—22岁之间的运动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6-22岁之间的运动员更加重视家庭性...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2.2 国内外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的现状
2.4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的意义
2.5 选题依据
2.6 以往研究的缺陷
2.7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3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维度构建
3.1 目的
3.2 方法
3.3 内容和结果分析
3.4 编制预试问卷
4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问卷的确定
4.1 目的
4.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5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5.1 目的
5.2 研究材料
5.3 研究程序
5.4 结果分析
6 总的讨论
6.1 关于测量工具
6.2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6.3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具体特征
6.4 教育建议
7 本研究需要改进和深入的地方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南京市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特点分析[J]. 倪欣.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2]中美体育价值观之比较[J]. 唐晓彤,梁若雯,梁俊. 浙江体育科学. 2002(02)
[3]谈体育运动的价值观[J]. 张豫云,周龙惠. 学术探索. 2001(S1)
[4]江苏省优秀运动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李江,刘健,袁桂才.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05)
[5]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初步构想[J]. 于海波,张大均,张进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2)
[6]香港与大连两地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 吴宝升,沈建华. 体育科学研究. 2001(01)
[7]大学生与内地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 余华,黄希庭. 心理科学. 2000(06)
[8]对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职业态度的调查与研究[J]. 马庆林,李跃生.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0(02)
[9]对浙江省优秀运动员人性态度的调查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 1999(04)
[10]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 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 心理学报. 1999(03)
本文编号:3027311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2.2 国内外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的现状
2.4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的意义
2.5 选题依据
2.6 以往研究的缺陷
2.7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3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维度构建
3.1 目的
3.2 方法
3.3 内容和结果分析
3.4 编制预试问卷
4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问卷的确定
4.1 目的
4.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5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5.1 目的
5.2 研究材料
5.3 研究程序
5.4 结果分析
6 总的讨论
6.1 关于测量工具
6.2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6.3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具体特征
6.4 教育建议
7 本研究需要改进和深入的地方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南京市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特点分析[J]. 倪欣.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2]中美体育价值观之比较[J]. 唐晓彤,梁若雯,梁俊. 浙江体育科学. 2002(02)
[3]谈体育运动的价值观[J]. 张豫云,周龙惠. 学术探索. 2001(S1)
[4]江苏省优秀运动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李江,刘健,袁桂才.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05)
[5]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初步构想[J]. 于海波,张大均,张进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2)
[6]香港与大连两地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 吴宝升,沈建华. 体育科学研究. 2001(01)
[7]大学生与内地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 余华,黄希庭. 心理科学. 2000(06)
[8]对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职业态度的调查与研究[J]. 马庆林,李跃生.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0(02)
[9]对浙江省优秀运动员人性态度的调查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 1999(04)
[10]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 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 心理学报. 1999(03)
本文编号:3027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2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