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个人视域中美好生活的基本价值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02 20:57
  对美好生活的科学界定是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前提。幸福、尊严、和谐、审美、自我实现、全面发展、自由与公正构成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关于自身生活所设想、向往的基本价值。依据这些价值对美好生活的意义以及人们对这些价值欲求程度、践行状况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构成性价值、范导性价值与支持性价值。其中,幸福、尊严、和谐是构成性价值,审美、自我实现、全面发展是范导性价值,自由与公正是支持性价值。这些价值的内涵存在交叉关系,但每一项所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文章来源】:江汉论坛.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个人视域中美好生活的基本价值及其谱系结构
二、个人视域中美好生活的构成性价值阐释
    1. 幸福
    2. 尊严
    3. 和谐
三、个人视域中美好生活的范导性价值阐释
    1. 审美
    2. 自我实现
    3. 全面发展
四、个人视域中美好生活的支持性价值阐释
    1. 自由
    2. 公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抽象到现实:马克思对康德尊严观的超越[J]. 刘睿.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社会学研究的最高使命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生活方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 王雅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3]生活的意义与好生活[J]. R.基普克,张国良.  国外社会科学. 2015(04)
[4]从异化状态到美好生活——从埃尔斯特的个体主义解读方法谈起[J]. 孔慧.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15(00)
[5]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 王登峰,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6]柏拉图和谐社会观新解[J]. 胡晓燕.  理论探索. 2006(02)
[7]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 吴向东.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01)



本文编号:3059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59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8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