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11:41
作为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弗洛姆以其自身真实生活和经历为出发点和原动力,运用精微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辨力致力于对人的爱的研究,更确切地说他的思想最终是希望人们获得幸福。现代社会中人们收获于科技飞速发展和物质日益富足的成功感,而渐渐忽视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心和爱护,人的这种失衡的发展和追求并不是通往真正幸福的道路。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则赋予了幸福更深层的含义,更是赋予了人更高的权利,真正的幸福是个体可以通过自身主动的努力和实践而获得的,即真正的幸福是从爱开始的。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源于对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思索与探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以及饱受资本主义经济兴衰的摧残,人们的身心和发展受到重创并导致人的生存问题的出现,弗洛姆揭示这是由于人们对爱的缺失造成的,爱的缺失不仅影响人自身的发展还制约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相融。那么,要解决现实的问题,强大的理论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分析理论以及宗教的信仰之爱的剖析,揭示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对弗洛姆的经典著作进行爱的思想的梳理和阐述,论述了弗洛姆爱的思想的核心内容,...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 学术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文献的综述
三、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与理论渊源
一、 弗洛姆简介
(一) 弗洛姆的人生经历与其爱的思想之共生性
(二) 弗洛姆的经典著作概述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身心的撞击
(二) 资本主义经济兴衰对人生存价值的扭曲
三、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形成的主要理论渊源
(一) 弗洛伊德精神革命理论——个体的生命解密
(二) 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人的社会完整性
(三) 宗教信仰理论——爱的超越性
第三章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内容解析及其评价
一、 爱是什么——爱的理论概述
(一) 爱的含义
(二) 爱的要素
(三) 爱的对象
(四) 爱的蜕变
二、 爱的行动与意志
(一) 爱的行动与训练
(二) 爱的信仰与勇气
三、 弗洛姆爱的思想理论评价
(一)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特色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第四章 弗洛姆爱的思想对现代人爱的反思与指导
一、 分析现代人爱的现状
(一) 现代人对自我之爱的迷失
(二) 父母对子女之爱的过与不及
(三) 爱情里的功利关系
(四) 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对现代人爱的反思与指导
(一)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对现代人自我之爱的反思与指导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对现代人父母之爱的反思与指导
(三) 弗洛姆爱的思想对现代人爱情的反思与指导
(四)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对现代人博爱的反思与指导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弗洛姆人道主义和平伦理思想[J]. 邓志伟. 伦理学研究. 2007(02)
[2]试论弗洛姆的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J]. 王雨辰. 伦理学研究. 2004(04)
[3]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 杨韶刚. 教育研究. 2004(01)
[4]弗洛姆人性理论探析[J]. 吴慧芳. 理论学刊. 2003(04)
[5]发现弗洛姆[J]. 赵军.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3)
[6]道德人格论[J]. 唐凯麟. 求索. 1994(05)
[7]人性、道德与现代人的困境——弗洛姆人本主义伦理学评析[J]. 殷晓蓉. 学术月刊. 1994(08)
[8]弗洛姆的品格学及其伦理意义[J]. 万俊人. 江汉论坛. 1989(07)
[9]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人物评介(五)——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学家弗罗姆[J]. 王守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3)
本文编号:3063154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 学术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文献的综述
三、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与理论渊源
一、 弗洛姆简介
(一) 弗洛姆的人生经历与其爱的思想之共生性
(二) 弗洛姆的经典著作概述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身心的撞击
(二) 资本主义经济兴衰对人生存价值的扭曲
三、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形成的主要理论渊源
(一) 弗洛伊德精神革命理论——个体的生命解密
(二) 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人的社会完整性
(三) 宗教信仰理论——爱的超越性
第三章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内容解析及其评价
一、 爱是什么——爱的理论概述
(一) 爱的含义
(二) 爱的要素
(三) 爱的对象
(四) 爱的蜕变
二、 爱的行动与意志
(一) 爱的行动与训练
(二) 爱的信仰与勇气
三、 弗洛姆爱的思想理论评价
(一)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特色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第四章 弗洛姆爱的思想对现代人爱的反思与指导
一、 分析现代人爱的现状
(一) 现代人对自我之爱的迷失
(二) 父母对子女之爱的过与不及
(三) 爱情里的功利关系
(四) 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对现代人爱的反思与指导
(一)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对现代人自我之爱的反思与指导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对现代人父母之爱的反思与指导
(三) 弗洛姆爱的思想对现代人爱情的反思与指导
(四)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对现代人博爱的反思与指导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弗洛姆人道主义和平伦理思想[J]. 邓志伟. 伦理学研究. 2007(02)
[2]试论弗洛姆的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J]. 王雨辰. 伦理学研究. 2004(04)
[3]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 杨韶刚. 教育研究. 2004(01)
[4]弗洛姆人性理论探析[J]. 吴慧芳. 理论学刊. 2003(04)
[5]发现弗洛姆[J]. 赵军.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3)
[6]道德人格论[J]. 唐凯麟. 求索. 1994(05)
[7]人性、道德与现代人的困境——弗洛姆人本主义伦理学评析[J]. 殷晓蓉. 学术月刊. 1994(08)
[8]弗洛姆的品格学及其伦理意义[J]. 万俊人. 江汉论坛. 1989(07)
[9]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人物评介(五)——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学家弗罗姆[J]. 王守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3)
本文编号:3063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6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