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汤姆森农业伦理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14:34
保罗·汤姆森是当今世界上在农业伦理学思想方面最为有影响的研究者之一。笔者在这篇论文中主要研究保罗·汤姆森农业伦理学思想。首先在前言部分探讨了保罗·汤姆森农业伦理学的研究价值,其对全球性农业环境问题的映照以及他提出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思路与当下中国农业环境面临的问题和寻求的解决思路相契合。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保罗·汤姆森农业伦理思想的研究进展,国内研究主要是关于保罗·汤姆森对几种传统农业伦理理论的批评,以及引用保罗·汤姆森对农业伦理学的学科定义以构建国内农业伦理学学科体系;国外研究主要是对保罗·汤姆森农业伦理学著作中思想提出的质疑讨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农民在面临农业实践选择时该依据什么标准的问题,尝试从保罗·汤姆森的农业伦理学思想研究中找到答案。第二部分,笔者在正文主要依据保罗·汤姆森在《土壤的精神》一书中的思想阐述,探讨基于土壤的精神,保罗·汤姆森是如何对生产主义、农业管理、整体论思想主导下的人与土地关系进行批判,并且重新定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的人与土地关系,基于全新的人地关系保罗·汤姆森提出的可持续性标准是如何平衡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第三部分,分析研究其他学者对保罗·汤姆...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契机
1.1.2 农业伦理问题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保罗·汤姆森的农业伦理学相关研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1.5.1 研究方法
1.5.2 预期研究成果
1.5.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保罗·汤姆森思想产生背景
2.1 .保罗·汤姆森简介
2.2 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2.2.1 环境伦理学对农业的不重视
2.2.2 农药使用对农业的影响
2.2.3 生物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2.2.4 粮食安全问题
2.2.5 农业伦理问题的研究热潮
2.3 保罗·汤姆森的研究基础和研究路线
第三章 保罗·汤姆森农业伦理研究
3.1 土壤的精神
3.1.1 土壤概念的界定
3.1.2 土地概念的界定
3.1.3 土壤与土地的关系
3.2 农业哲学理论
3.2.1 生产主义中的人地关系
3.2.2 农业管理中的人地关系
3.2.3 整体论中的人地关系
3.3 可持续的农业伦理观的产生
3.4 保罗·汤姆森的可持续农业伦理观
3.4.1 可持续性作为一个系统描述概念
3.4.2 可持续性作为一个目标描述性概念
3.4.3 食品体系的可持续性宣言
3.4.4 可持续性和至福
第四章 保罗·汤姆森农业伦理学的批评与辩护
4.1 美德伦理的养成
4.2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伦理观
4.3 技术应用
第五章 总结
5.1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
5.2 保罗·汤姆森可持续农业伦理学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保罗·汤姆森原著
(二) 保罗·汤姆森相关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内在价值到地方——西方现代环境伦理的东方转向[J]. 高山.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2]草地生态生产力的界定及其伦理学诠释[J]. 任继周. 草业学报. 2015(01)
[3]农业伦理学的兴起[J]. 邱仁宗. 伦理学研究. 2015(01)
[4]农业伦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J]. 李建军. 伦理学研究. 2015(01)
[5]中国农业伦理学的系统特征与多维结构刍议[J]. 任继周,林慧龙,胥刚. 伦理学研究. 2015(01)
[6]“守候与照料”的农业伦理观[J]. 齐文涛. 伦理学研究. 2015(01)
本文编号:3101748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契机
1.1.2 农业伦理问题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保罗·汤姆森的农业伦理学相关研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1.5.1 研究方法
1.5.2 预期研究成果
1.5.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保罗·汤姆森思想产生背景
2.1 .保罗·汤姆森简介
2.2 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2.2.1 环境伦理学对农业的不重视
2.2.2 农药使用对农业的影响
2.2.3 生物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2.2.4 粮食安全问题
2.2.5 农业伦理问题的研究热潮
2.3 保罗·汤姆森的研究基础和研究路线
第三章 保罗·汤姆森农业伦理研究
3.1 土壤的精神
3.1.1 土壤概念的界定
3.1.2 土地概念的界定
3.1.3 土壤与土地的关系
3.2 农业哲学理论
3.2.1 生产主义中的人地关系
3.2.2 农业管理中的人地关系
3.2.3 整体论中的人地关系
3.3 可持续的农业伦理观的产生
3.4 保罗·汤姆森的可持续农业伦理观
3.4.1 可持续性作为一个系统描述概念
3.4.2 可持续性作为一个目标描述性概念
3.4.3 食品体系的可持续性宣言
3.4.4 可持续性和至福
第四章 保罗·汤姆森农业伦理学的批评与辩护
4.1 美德伦理的养成
4.2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伦理观
4.3 技术应用
第五章 总结
5.1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
5.2 保罗·汤姆森可持续农业伦理学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保罗·汤姆森原著
(二) 保罗·汤姆森相关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内在价值到地方——西方现代环境伦理的东方转向[J]. 高山.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2]草地生态生产力的界定及其伦理学诠释[J]. 任继周. 草业学报. 2015(01)
[3]农业伦理学的兴起[J]. 邱仁宗. 伦理学研究. 2015(01)
[4]农业伦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J]. 李建军. 伦理学研究. 2015(01)
[5]中国农业伦理学的系统特征与多维结构刍议[J]. 任继周,林慧龙,胥刚. 伦理学研究. 2015(01)
[6]“守候与照料”的农业伦理观[J]. 齐文涛. 伦理学研究. 2015(01)
本文编号:3101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10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