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伦理意蕴

发布时间:2021-04-17 18:16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网络向度,为新时期国际网络空间的治理发展及人类智慧生存贡献了中国智慧。从伦理学视角来看,网络空间命运公共体体现了信息工业文明推进过程中的生态秩序关怀,彰显了资本逻辑信息化进程中的网络正义追求,凝聚了网络协同化治理进程中的价值共识,凸显了中国对世界互联网未来趋势的道义担当,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 

【文章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4(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信息工业文明推进过程中的生态秩序关怀
    (一)“人与自身”和谐统一
    (二)“人与人”和谐共生
    (三)“人与网络(科技)”和谐共存
    (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资本逻辑信息化进程中的网络正义追求
    (一)资本逻辑运动及其信息化
    (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对网络正义的追求习近平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未来,倡导国际社会“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1]彰显了对网络空间正义的呼吁和追求。
三、网络协同化治理进程中的价值共识凝聚
    (一)互联互通的价值共识
    (二)互信共治的价值共识
    (三)互惠共赢的价值共识
四、世界互联网未来趋势的中国道义担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资本主义批判与当代中国网络空间治理[J]. 孟献丽.  探索. 2018(06)
[2]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马克思主义逻辑[J]. 项久雨.  教学与研究. 2017(07)
[3]网络空间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确证[J]. 罗方禄.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3)
[4]“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J]. 孙正聿.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2)
[5]“网络独立宣言”[J]. 约翰·P.巴洛,李旭,李小武.  清华法治论衡. 2004(00)



本文编号:3143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143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