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一元体内的男尊女卑——论儒家性别差等结构的层次机制
发布时间:2021-04-25 18:59
儒家所建构的性别伦理并不是男性彻底压制女性的二元对立,而是家族一元体内两性相依互动的男尊女卑,是一个复杂灵动的性别差等结构。家族一元体为此性别差等结构奠定了总体框架,使男女两性共同从属于父系家族;家族一元体内的男尊女卑是其核心支柱,集中体现了父系家族的父权性质;两性阴阳对反则使性别差等结构接榫而成为一个循环系统,两性都转而成为父系家族的维护者。正是家族一元体的笼罩与运作机制,才使得儒家性别差等演化为一个隐固循环的结构系统。因此,剖析儒家性别差等结构的内在层次及其制约机制是阐释各种复杂交错现象的关键。
【文章来源】:孔子研究.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两性共同从属于家族一元体:儒家性别差等结构的框架
二、家族一元体内的男尊女卑:儒家性别差等结构的支柱
三、家族一元体内的两性阴阳对反:儒家文化性别差等结构的接榫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性别观念差异的思考[J]. 王虹.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4)
[2]中西文学邪恶妻子形象的文化比较分析[J]. 王影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中西文学妓女形象的文化分析比较[J]. 王影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4]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J]. 王纯菲. 东方丛刊. 2007(02)
[5]女神与女从——中国文学中女性伦理表现的两极性[J]. 王纯菲. 南开学报. 2006(06)
[6]论话本小说中的“女助男”母题[J]. 张兵,李桂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7]男尊女卑观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强化路径[J]. 谷忠玉. 妇女研究论丛. 2003(04)
[8]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J]. 李翔海.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6)
[9]阴阳和合——论中国妇女社会性别角色及其社会地位的特殊性[J]. 汪兵.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1(06)
[10]中国女性主义的困境[J]. 赵稀方. 文艺争鸣. 2001(04)
本文编号:3159919
【文章来源】:孔子研究.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两性共同从属于家族一元体:儒家性别差等结构的框架
二、家族一元体内的男尊女卑:儒家性别差等结构的支柱
三、家族一元体内的两性阴阳对反:儒家文化性别差等结构的接榫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性别观念差异的思考[J]. 王虹.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4)
[2]中西文学邪恶妻子形象的文化比较分析[J]. 王影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中西文学妓女形象的文化分析比较[J]. 王影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4]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J]. 王纯菲. 东方丛刊. 2007(02)
[5]女神与女从——中国文学中女性伦理表现的两极性[J]. 王纯菲. 南开学报. 2006(06)
[6]论话本小说中的“女助男”母题[J]. 张兵,李桂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7]男尊女卑观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强化路径[J]. 谷忠玉. 妇女研究论丛. 2003(04)
[8]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J]. 李翔海.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6)
[9]阴阳和合——论中国妇女社会性别角色及其社会地位的特殊性[J]. 汪兵.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1(06)
[10]中国女性主义的困境[J]. 赵稀方. 文艺争鸣. 2001(04)
本文编号:3159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15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