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诗意地栖居:旅游人地关系的哲学阐释

发布时间:2021-05-17 07:16
  正确认识旅游人地关系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哲学与艺术的角度,用"诗意地栖居"阐释旅游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旅游人地关系中人的角色、地的地位和人地生态伦理关系。针对哲学中的三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么样",从旅游本质的角度阐释了旅游是一种诗意地栖居;从旅游动机和寻求更好生活方式的角度阐释了人为什么旅游;从树立人地和谐理念、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游、宜养"城市、打造乡土景观机理之美等多角度阐释了旅游发展中如何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3(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旅游人地关系的哲学思辨
    (一)人的角色
    (二)地的地位
    (三)人地生态伦理关系
二、旅游是什么——旅游是一种诗意地栖居
    (一)旅游——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
    (二)旅游体验——诗意的生活状态
    (三)异地空间——诗意地栖居
三、为什么旅游——寻求诗意的栖居
    (一)人具有寻求诗意生活的强烈动机
    (二)旅游是超越现实,更好的生活方式
四、旅游应该怎么样——营造诗意的栖居
    (一)树立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优化生态环境,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度
    (三)建设“宜居、宜游、宜养”城市,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四)美学融入,打造乡土景观机理之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本质的探讨——回顾、共识与展望[J]. 邓勇勇.  旅游学刊. 2019(04)
[2]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第二居所旅居研究[J]. 王金莲,苏勤,吴骁骁,段圣奎.  人文地理. 2019(01)
[3]虚拟环境条件下游客道德推脱与文明旅游行为关系分析——以“西虹市”为例[J]. 李文明,殷程强,罗春婷,王小莹,张腾飞,王家霖,张玉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4]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J]. 李小云,杨宇,刘毅.  地理研究. 2018(08)
[5]中国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方法述评[J]. 李扬,汤青.  地理研究. 2018(08)
[6]乡村景观资源特质性游客感知研究——以合肥大圩镇为例[J]. 刘锐,陶卓民,李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7]科学与哲学:旅游研究中的两种不同路径[J]. 谢彦君,孙佼佼.  旅游学刊. 2016(04)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宜居小城镇规划策略——以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南阳新区规划设计为例[J]. 姚敏峰,刘赛.  规划师. 2015(06)
[9]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J]. 黄震方,黄睿.  地理研究. 2015(01)
[10]论旅游是合乎人性的生存——对旅游现象的哲学生存论诠释[J]. 朱运海,戴茂堂.  旅游学刊. 2014(11)



本文编号:3191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191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6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