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儒家圣人责任伦理的要义

发布时间:2021-05-22 16:59
  儒家把"圣"或"圣人"用来指称道德和智能极为高超的理想人物,儒家之"圣"更为密切地与"贤"相辅相成,构成了"圣贤"组合理想人格。儒家的圣人之学内涵丰富,其主要特点是把德性人格与责任人格完美统一起来,并着重阐发了以圣贤为己任:成圣成贤的责任思想。儒家深刻地揭示了圣人责任伦理的丰富内涵,指明了圣人务必承担起学至于行、知天自为和乐善不倦等为己责任,为民和化性起伪等为人责任以及圣者尽伦、赏行罚威和治理天下等为国责任。 

【文章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2020,8(01)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圣贤人格的构想
二、德性人格与责任人格的统一
    (一)人伦之至:圣人理想人格的设定
    (二)以圣贤为己任:成圣成贤的责任
        1. 成圣成贤的可能性、必要性和艰难性
        2. 成圣成贤的门径、功夫
三、圣人责任伦理的丰富内涵
    (一)知其所为:为己的责任
        1. 学至于行
        2. 知天自为
        3. 乐善不倦
    (二)首政急务:为人的责任
        1. 为民
        2. 化性起伪
    (三)成德为务:为国的责任
        1. 圣者尽伦
        2. 赏行罚威
        3. 治理天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王阳明的圣人观[J]. 欧阳辉纯.  齐鲁学刊. 2016(01)
[2]张载圣人观探析[J]. 张应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3]“心之良知是谓圣”——王阳明圣人观阐微[J]. 张勇.  临沂大学学报. 2011(01)
[4]张载的圣人观[J]. 乔捷.  开封大学学报. 2008(03)
[5]王阳明的圣人观[J]. 黄艳珍.  枣庄学院学报. 2007(03)
[6]为圣人祛魅──王阳明圣人阐释的“非神话化”特征[J]. 方旭东.  中国哲学史. 2000(02)



本文编号:3201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01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1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