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依赖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伤害感知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6-06 05:55
近些年,媒体屡屡报道一些道德问题,对于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个体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断,那么我们根据什么进行道德判断呢?二元道德理论和社会直觉理论的提出,很好的支持了道德判断是道德直觉处理的结果,认为道德判断是快速的、直觉的反应,而非理性推理的结果,理性推理只是对直觉反应的合理化解释。直觉加工过程影响道德判断,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直觉加工被认为与模糊伤害行为特别相关,这种行为被认为令人震惊但无客观伤害,且受到广泛的谴责。如果对模糊伤害行为的道德判断是直觉的,那么更倾向于依赖直觉的人就更大程度的谴责这些行为。然而,很少有研究考察个体直觉依赖程度会对道德判断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认为高直觉依赖的个体有可能做出更严苛的道德判断;低直觉依赖个体更容易忽视直觉反应。此外,两者之间潜在的中介机制也未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旨在大学生群体中探究直觉依赖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以及伤害感知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实验1通过阅读不同伤害类型的道德场景,考察不同直觉依赖程度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实验2通过阅读两种伤害类型的道德两难困境,研究不同直觉依赖程度在不同伤害类型道德两难困境下的道德判断,并进一...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结果显示,高直觉依赖被试在模糊伤害道德两难困境中不道德程度得分显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J]. 聂衍刚,林崇德,彭以松,丁莉,甘秀英. 心理学报. 2008(09)
[2]基于MJT的道德结构验证性分析研究[J]. 吴慧红,余嘉元. 心理科学. 2008(04)
[3]青少年的人格、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李彩娜,邹泓,杨晓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04)
[4]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1)
[5]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编制与常模制订[J].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04)
博士论文
[1]高冲突道德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双过程与自我因素的影响[D]. 肖丽辉.湖南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清洁启动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 郭瑞.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13750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结果显示,高直觉依赖被试在模糊伤害道德两难困境中不道德程度得分显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J]. 聂衍刚,林崇德,彭以松,丁莉,甘秀英. 心理学报. 2008(09)
[2]基于MJT的道德结构验证性分析研究[J]. 吴慧红,余嘉元. 心理科学. 2008(04)
[3]青少年的人格、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李彩娜,邹泓,杨晓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04)
[4]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1)
[5]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编制与常模制订[J].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04)
博士论文
[1]高冲突道德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双过程与自我因素的影响[D]. 肖丽辉.湖南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清洁启动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 郭瑞.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13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1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