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中庸》之“大孝”与“达孝”

发布时间:2021-06-15 14:22
  一般来说,孝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孝养与爱敬,具体表现为温凊定省等仪节,善事父母即可称之为孝。而《中庸》则明确定义孝为"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践其位,行其礼,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为"孝之至";并称赞舜为"大孝",武王、周公为"达孝"。在这个意义上,孝不再是家庭伦理中的人子之德,其对象并非指向健在之父母,而是君主或宗子之德,具体表现为对"死"、"亡"之考妣祖先的孝享与祭祀,以及对先王、先公之心志与事业的继承。换言之,《中庸》所论之孝,是专就舜、武王、周公等有德有位之圣王而言,孝与天命、德位、宗庙祭祀以及圣王事业密切相关,"大孝"与"达孝"本身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 

【文章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舜之“大孝”:大德与受命
三、武王、周公之“达孝”:继志与述事
四、孝与治国理政
五、结语



本文编号:3231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31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