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美国工作伦理的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21:01
  美国工作伦理发端于清教工作伦理。清教工作伦理的核心思想是:工作是美德,财富是天恩,贫穷是罪恶。经过18世纪的世俗化过程,清教工作伦理褪去了神学的外衣,但依靠勤劳节俭、克己制欲就能取得成功以及责备穷人的精神实质保留了下来,成为美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内战之后,美国进入工业化阶段。在这一时期,劳动发生了异化,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工人勤劳节俭却依然穷困潦倒,传统的工作价值观开始受到质疑。但由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传统工作伦理的强化作用,直到20世纪初的进步运动时期,知识分子们才开始系统化、理论化地为穷人辩解。在随之而来的历次社会改革运动中,环境决定论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人们开始把贫穷归咎于外在的社会原因,要求对穷人实行国家救助,美国由此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然而,在救助穷人的同时,美国社会也出现了一部分身体健康却不事生产、依赖公共救济为生的群体,这对传统的工作伦理造成了严重伤害。随着70年代保守主义思想的回潮,传统的工作伦理重新受到重视,工作福利改革成为历届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美国工作伦理的历史演变的四个阶段的过程中,从文学、政治和社会思潮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研究了美国人在不同历...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工作、财富与上帝
    第一节 为上帝而工作:清教工作伦理概述
    第二节 教会的角色:工作概念回溯
    第三节 韦伯的影响:驳斥与回击
第二章 工作、地位与成功
    第一节 告别神圣:清教工作伦理的世俗化
    第二节 一个时代的声音:本杰明·富兰克林
    第三节 从娃娃抓起:儿童文学的作用
第三章 劳动异化与工作伦理的改变
    第一节 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劳动的异化
    第二节 为竞争正言:社会达尔文主义
    第三节 福利国家的萌芽:进步运动
第四章 时代的困惑
    第一节 推开福利之门:罗斯福新政
    第二节 消灭贫穷: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第三节 重提工作伦理:保守主义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利国家矛盾中的工作伦理探析——以“奥菲悖论”为视角[J]. 侯帅.  长春大学学报. 2011(07)
[2]北美殖民地时期童工劳动与清教观念[J]. 鲁运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04)
[3]欧美国家的工作福利政策及其启示[J]. 李丹,徐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4]美国工作福利制度评估[J]. 郝花.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7(11)
[5]评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J]. 迟成勇.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6]浅谈《圣经》中的工作伦理观[J]. 林培泉.  金陵神学志. 2007(01)
[7]贫困理论范式的转向与美国福利制度改革[J]. 杨立雄.  美国研究. 2006(02)
[8]富兰克林《自传》与实用主义精神[J]. 刘春水.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1)
[9]《致富之路》中富兰克林清教思想初探[J]. 姬东,吴释冰.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6)
[10]清教思想与美国精神[J]. 陈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本文编号:3235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35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3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