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康德的道德信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14:37
  康德的道德信仰学说对其哲学的重要意义经常遭到研究者们的忽视或误解。本文通过对康德这一学说的梳理,力图证明,道德信仰学说不仅是康德道德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对其整个哲学体系都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康德的道德信仰不是对某种道德义务的信仰,而是建立在道德律基础上的对至善、不朽、自由和上帝等客体的信仰。康德的这一思想具有广泛的理论来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启蒙运动对教会神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性、自由和道德的颂扬都对康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康德在其哲学思考的早期就形成了理性的道德信仰的观念,认为良好的道德生活方式是信仰的基础。批判时期的康德认为,道德信仰与“意志”概念是紧密相关的。意志作为一种欲求能力或实现对象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形式性的道德律作为其准则的规定根据,另一方面必定把至善看作是其欲求的对象或客体。但是,由于人的有限性,他不能经验到至善的实在性,即实现幸福与德性的综合统一,他甚至不能保证德性的连续性。因此,实践理性必然要把至善推远到一个超越的理智世界之中,同时悬设不朽、自由和上帝来保证实现至善的可能性。而人们对待这些客体的态度就被称为道德信仰。在康德那里,道德信仰的主体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也...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道德信仰与康德哲学
    第一节:康德哲学中的道德信仰
        一、道德信仰的含义与特点
        二、道德信仰在康德哲学中的意义
    第二节:研究现状、逻辑思路、创新和不足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本文的逻辑思路
        三、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前批判时期的道德与信仰观
    第一节:启蒙运动对康德的影响
        一、启蒙运动时期的宗教思想
        二、启蒙运动时期的道德思潮
    第二节:前批判时期的道德与信仰观
        一、早期著作中的道德与信仰
        二、早期讲义、书信与手稿中的道德和信仰思想
            (一) 讲义
            (二) 书信
            (三) 手稿
第二章: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第一节:意志的应当(Sollen)和道德律
        一、意志及其最高原则
            (一) 善良意志与实践理性
            (二) 立法意志与定言命令
            (三) 意志自律与道德律
        二、道德律及其运用
            (一) 自由、自律、道德律
            (二) 道德律与自然律
            (三) 道德律与情感
    第二节:意志的期望(Wollen)与至善
        一、意志的期望
        二、至善
            (一) 至善作为幸福与德性的联结
            (二) 至善作为道德的最终目的
        三、至善与道德律
    第三节:实践悬设与道德信仰
        一、纯粹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
        二、纯粹实践理性的悬设
            (一) 悬设与假设
            (二) 纯粹实践理性的悬设
        三、道德信仰
            (一) 悬设与信仰
            (二) 道德的信仰
            (三) 道德信仰与道德律
第三章:道德信仰的主客体、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道德信仰的主客体
        一、道德信仰的主体
            (一) 有理性的存在者
            (二) 有限的理性存在者
        二、道德信仰的客体
            (一) 不朽
            (二) 自由
            (三) 上帝
            (四) 至善
        三、道德信仰的主客体关系
            (一) 人与至善
            (二) 人与自由以及不朽
            (三) 人与上帝存在
    第二节:道德信仰的本质与特征
        一、道德信仰的本质
            (一) 道德信仰作为实践理性的悬设
            (二) 道德信仰作为"认以为真"的一种样式
            (三) 道德信仰作为道德世界观的核心
        二、道德信仰的特征
            (一) 道德信仰与其它信仰
            (二) 道德信仰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道德信仰与"科学的"形而上学
    第一节:康德的形而上学批判
        一、形而上学危机与康德的理性批判
            (一) 独断论的形而上学
            (二) 怀疑论的形而上学
            (三) 理性批判的形而上学
        二、纯粹理性的先验幻相
            (一) 形而上学的真正问题
            (二) 纯粹理性的"先验辩证论"
        三、形而上学批判的最终意图
            (一) 消极意图:为知识确定界限
            (二) 积极意图:为信仰留下地盘
    第二节:道德信仰的形而上学
        一、道德信仰与思辨理念
            (一) 至善与纯粹理性的法规
            (二) 两个理念序列的统一
        二、道德信仰与"科学的"形而上学
            (一) 道德信仰的形而上学
            (二) 道德信仰的定向作用
第五章:道德信仰的演变
    第一节:道德信仰在"历史目的论"中的演变
        一、自然目的论和道德目的论
            (一) 自然目的论
            (二) 道德目的论
        二、历史目的论
            (一) 自然目的论中的人类历史
            (二) 道德目的论中的人类历史
        三、历史目的论与道德信仰
            (一) 历史目的论需要道德信仰
            (二) 道德信仰在历史目的论中的演变
    第二节:道德信仰在"宗教哲学"中的演变
        一、道德信仰与理性宗教
            (一) 道德必然导向宗教
            (二) 道德信仰与宗教信仰
        二、道德信仰与神学
            (一) 宗教、神学与道德信仰
            (二) 理性神学批判
        三、道德信仰在宗教哲学中的演变
            (一) 道德信仰主体的演变
            (二) 道德信仰客体的演变
结语:康德道德信仰学说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后世对康德道德信仰学说的批评与修正
    第二节:康德道德信仰学说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66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66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e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