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益救助的伦理思考
发布时间:2021-07-16 10:26
公益救助伦理是公益救助活动中各种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心理的综合体现。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标尺。公益救助主体通过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本着利他、尊重、关怀、奉献的情怀,无偿地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生活所必须的种种需求。正是这种“积德行善”的行为,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顺畅,彼此之间变得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社会变得不再冷漠,这也符合人们对幸福生活和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追求和向往。伴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公益救助事业也随着有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出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诸如贫富差距、社会正义、道德尺度等等。单就弱势群体的救助而言,政府依据现有国力在社会救助方面虽然做出了种种努力,但在全面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显然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可喜的是民间公益救助正成良好的势头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救助的不足问题。但是,在公益救助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确保人们正确认识公益救助价值,正确行使公益救助权利,正确规范公益救助扶植策略等问题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全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公益的...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公益救助伦理的界定
(一) 公益与公益伦理
1. 公益的内涵及特征
2. 公益伦理
(二) 公益救助与公益救助伦理
1. 公益救助与社会救助
2. 公益救助的主体、对象与类型
3. 公益救助伦理的含义
(三) 公益救助伦理的特点
1. 人道性
2. 利他性
3. 关爱性
二、公益救助伦理思想的历史考察
(一) 中国公益救助伦理思想的历史积淀
1. 儒家的仁爱思想
2. 道家的善恶思想
3. 佛教的慈悲思想
(二) 西方公益救助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1. 理性论
2. 神学论
3. 感性论
4. 进化论
三、公益救助的道德基础、价值追求与伦理原则
(一) 公益救助的道德基础—人性论
(二) 公益救助的价值追求
1.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 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三) 公益救助的伦理原则
1. 以人为本
2. 公平正义
3. 权利义务
4. 奉献利他
5. 仁爱关怀
四、当代中国公益救助伦理的实践
(一) 当代中国公益救助伦理的问题分析
1. 当代中国公益救助伦理存在的问题
(1) 诚信问题
(2) 公平问题
(3) 公益精神问题
2. 当代中国公益救助伦理的成因分析
(1) 道德责任意识的薄弱
(2) 价值取向的偏离
(3) 道德规范体系的不完善
(二) 当代中国公益救助伦理的倡导策略
1.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 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3. 完善公益救助行为的伦理规范
4. 健全公益救助的伦理保障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3286826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公益救助伦理的界定
(一) 公益与公益伦理
1. 公益的内涵及特征
2. 公益伦理
(二) 公益救助与公益救助伦理
1. 公益救助与社会救助
2. 公益救助的主体、对象与类型
3. 公益救助伦理的含义
(三) 公益救助伦理的特点
1. 人道性
2. 利他性
3. 关爱性
二、公益救助伦理思想的历史考察
(一) 中国公益救助伦理思想的历史积淀
1. 儒家的仁爱思想
2. 道家的善恶思想
3. 佛教的慈悲思想
(二) 西方公益救助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1. 理性论
2. 神学论
3. 感性论
4. 进化论
三、公益救助的道德基础、价值追求与伦理原则
(一) 公益救助的道德基础—人性论
(二) 公益救助的价值追求
1.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 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三) 公益救助的伦理原则
1. 以人为本
2. 公平正义
3. 权利义务
4. 奉献利他
5. 仁爱关怀
四、当代中国公益救助伦理的实践
(一) 当代中国公益救助伦理的问题分析
1. 当代中国公益救助伦理存在的问题
(1) 诚信问题
(2) 公平问题
(3) 公益精神问题
2. 当代中国公益救助伦理的成因分析
(1) 道德责任意识的薄弱
(2) 价值取向的偏离
(3) 道德规范体系的不完善
(二) 当代中国公益救助伦理的倡导策略
1.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 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3. 完善公益救助行为的伦理规范
4. 健全公益救助的伦理保障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3286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8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