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良知思想的传承与复兴
发布时间:2021-07-29 20:56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良知,优秀的道德基因深受良知思想的文化滋养。儒家良知思想源远流长,传承发展,自成体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孔子的"学而知"具有启蒙意义,孟子的"良知"开启思想先河,王阳明的"致良知"成就思想巅峰。儒家良知思想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不断唤醒世人内心的良知,并且正面引导人们积极主动践履良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提及王阳明的"致良知"。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迫切需要良知思想的唤醒与复兴。一是在哲学反思中实现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二是在实践超越中实现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三是在思想创造中实现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
【文章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儒家良知思想的历史传承
(一) 孔子的“学而知”具有启蒙意义
(二) 孟子的“良知”开启思想先河
(三) 王阳明的“致良知”成就思想巅峰
二、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
(一) 在哲学反思中实现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
(二) 在实践超越中实现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
(三) 在思想创造中实现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人心”:道德文化建设的理论真义与实践正题——本真伦理视阈下民众优良心灵秩序的养成[J]. 袁祖社. 道德与文明. 2016(03)
[2]王阳明龙场悟道及其实学意蕴[J]. 陆永胜.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9)
[3]为善去恶亦良知——对王阳明良知观念的整体性解读[J]. 解本远. 中国哲学史. 2014(03)
[4]现代社会的心灵秩序与政治秩序[J]. 钱永祥,张容南.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3)
[5]知“道”的良知——对孟子良知论的实践理智的阐释[J]. 廖申白.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03)
[6]意义生存: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J]. 肖祥. 天府新论. 2009(02)
本文编号:3310042
【文章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儒家良知思想的历史传承
(一) 孔子的“学而知”具有启蒙意义
(二) 孟子的“良知”开启思想先河
(三) 王阳明的“致良知”成就思想巅峰
二、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
(一) 在哲学反思中实现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
(二) 在实践超越中实现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
(三) 在思想创造中实现儒家良知思想的新时代复兴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人心”:道德文化建设的理论真义与实践正题——本真伦理视阈下民众优良心灵秩序的养成[J]. 袁祖社. 道德与文明. 2016(03)
[2]王阳明龙场悟道及其实学意蕴[J]. 陆永胜.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9)
[3]为善去恶亦良知——对王阳明良知观念的整体性解读[J]. 解本远. 中国哲学史. 2014(03)
[4]现代社会的心灵秩序与政治秩序[J]. 钱永祥,张容南.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3)
[5]知“道”的良知——对孟子良知论的实践理智的阐释[J]. 廖申白.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03)
[6]意义生存: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J]. 肖祥. 天府新论. 2009(02)
本文编号:3310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1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