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孝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23:08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唐代是中国孝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孝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唐代社会状况入手,全方位、多视角地对唐代孝文化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认识,有益于深化对唐代社会历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于解决当前社会道德缺失、家庭矛盾突显、代际关系紧张、养老问题突出等社会现实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唐代的孝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探讨了唐代孝文化发达的原因,唐代孝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唐代孝文化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关系。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各部分要点如下:第一章主要是对学术史的回顾。近百年来,海内外学者曾对唐代的孝道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过研究,并产出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或论唐代孝道,或论唐代孝治,或论唐代的忠孝关系,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启发。但总的看来,成果数量不多,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唐代孝文化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加大唐代孝文化研究的力度。第二章探讨唐代孝文化的渊源。唐代孝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西周的“尊祖敬...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中国孝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孝文化研究历程
二、唐代孝文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孝文化的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唐代孝文化的渊源——唐代之前的孝文化
第一节 孝文化的起源
一、孝道溯源
二、西周时期的孝文化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孝文化
第二节 先秦儒家对孝道理论的贡献
一、孔子创立的儒家孝道理论
二、孔子后学对儒家孝道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三、《孝经》对先秦儒家孝道理论的总结
第三节 汉代孝文化的发展
一、孝道理论的政治化和神学化
二、孝治政策的系统化
三、孝道要求和实践的片面化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文化
一、魏晋南北朝对秦汉孝文化的传承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观的新特点
三、孝道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四、佛教对孝道的冲击
小结
第三章 唐代政治与孝文化
第一节 唐代奉行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
第二节 唐代的孝道教育
一、孝道教育与唐代的官学
二、孝道教育与唐代私学
三、孝道教育与科举制度
四、唐代孝道教育的开放性
第三节 孝道在唐代选官用人方面的体现
一、以孝选官
二、以孝驭官
三、唐代官员的孝行表现
第四节 唐代的孝行表彰
一、中央对孝行的表彰
二、地方对孝行的表彰
三、民间对孝行的褒崇
四、孝行表彰中的流弊
第五节 唐代的尊老养老措施
一、中央的尊老养老措施
二、地方的尊老养老举措
第六节 孝文化与唐代礼制
一、孝与唐代吉礼
二、孝与唐代凶礼
三、孝与唐代军礼
四、孝与唐代嘉礼
五、孝与唐代礼仪制度的世俗化
第七节 孝文化与唐代法律
一、唐律对家族宗法制度的维护
二、唐律对父权家长制的维护
三、唐律对贵族官员尽孝的规定
四、唐律对尊老养老的体现
五、唐代的因孝屈法
小结
第四章 唐代经济与孝文化
第一节 孝文化与唐代小农经济
第二节 唐代促进孝道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分配政策
二、赋役减免政策
三、物质奖助政策
第三节 孝文化与唐代家庭财产管理
一、唐代家庭实行同居共财制
二、唐代家庭财产实行家长制管理
三、女性在家庭财产管理中的权力
第四节 孝文化与唐代的财政支出
一、有关孝文化的支出项目
二、有关孝文化的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唐代文化与孝文化
第一节 孝文化与唐代宗教
一、孝文化与唐代道教
二、孝文化与唐代佛教
三、孝文化与唐代其他外来宗教
第二节 孝文化与唐代文学
一、唐诗中的孝文化
二、唐文中的孝文化
三、唐代小说中的孝文化
四、唐代民间文学中的孝文化
第三节 孝文化与唐代史学
一、"唐八史"中的孝文化
二、《史通》中的孝文化
三、《通典》中的孝文化
四、《贞观政要》中的孝文化
第四节 孝文化与唐代艺术
一、孝文化与唐代音乐舞蹈
二、孝文化与唐代绘画雕塑艺术
三、孝文化与唐代建筑艺术
四、孝文化与唐代书法艺术
第五节 孝文化与唐代医学
小结
第六章 唐代社会生活与孝文化
第一节 孝文化与唐人的衣食住行
一、孝与唐人的饮食方式
二、孝与唐人的服饰
三、孝与唐人的居住形态
四、孝与唐人的出行方式
第二节 孝文化与唐代家庭生活
一、家庭教育以孝为首
二、家庭伦理准则以孝为核心
三、家庭事务以孝为中心
四、士族为弘扬孝道作表率
第三节 唐代节日习俗中的孝文化
一、岁时节日中的孝文化
二、诞辰节中的孝文化
三、唐代节日孝文化的特点
第四节 唐代社会风气与孝文化
一、唐代的厚葬之风与孝文化
二、唐人重行第之风与孝文化
三、唐代的修谱之风与孝文化
小结
第七章 唐代的孝道观和孝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 唐代的孝道观
一、唐人对孝道的一般理解
二、不同阶层孝观念的差异
第二节 唐代孝文化的特征
一、唐代孝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影响唐代孝文化特征形成的因素
小结
第八章 唐代孝文化的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孝文化在唐代社会的地位及影响
第二节 唐代孝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一、唐代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二、唐代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第三节 唐代孝文化对宋代孝文化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忠孝思想在朝鲜半岛的传播[J]. 郭江,陈维峰. 天府新论. 2008(S1)
[2]《父母恩重经》与唐代孝文化——兼谈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通儒”与“济俗”现象[J]. 李传军,金霞. 孔子研究. 2008(03)
[3]唐代知识分子的孝及其原因探析[J]. 蔡榕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4]唐代官民孝行为初探[J]. 王燕平. 学习月刊. 2007(20)
[5]汉代“孝悌力田”述论[J]. 万义广. 农业考古. 2007(04)
[6]浅议唐代的乡村养老[J]. 刘兴云. 史学月刊. 2007(08)
[7]唐代家庭伦理关系探微——以荥阳郑氏为例的考察[J]. 邢学敏.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7(00)
[8]唐代孝行为初探——皇族之孝[J]. 王燕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9]从《唐律疏议》看中国古代的孝亲思想[J]. 任映艳.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7(02)
[10]唐玄宗以孝驭官动因及实践探析[J]. 商爱玲. 北方论丛. 2007(02)
博士论文
[1]唐代丧服制度研究[D]. 赵澜.福建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古世家大族范阳卢氏研究[D]. 韩涛.曲阜师范大学 2009
[2]唐朝尊养平民老人问题试探[D]. 王福星.厦门大学 2008
[3]祭拜·教化·娱乐[D]. 夏继军.南昌大学 2007
[4]中国传统孝道的确立[D]. 谷树新.陕西师范大学 2006
[5]汉代孝治文化研究[D]. 徐玲.河南大学 2004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行”[D]. 李洁.首都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324622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中国孝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孝文化研究历程
二、唐代孝文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孝文化的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唐代孝文化的渊源——唐代之前的孝文化
第一节 孝文化的起源
一、孝道溯源
二、西周时期的孝文化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孝文化
第二节 先秦儒家对孝道理论的贡献
一、孔子创立的儒家孝道理论
二、孔子后学对儒家孝道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三、《孝经》对先秦儒家孝道理论的总结
第三节 汉代孝文化的发展
一、孝道理论的政治化和神学化
二、孝治政策的系统化
三、孝道要求和实践的片面化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文化
一、魏晋南北朝对秦汉孝文化的传承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观的新特点
三、孝道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四、佛教对孝道的冲击
小结
第三章 唐代政治与孝文化
第一节 唐代奉行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
第二节 唐代的孝道教育
一、孝道教育与唐代的官学
二、孝道教育与唐代私学
三、孝道教育与科举制度
四、唐代孝道教育的开放性
第三节 孝道在唐代选官用人方面的体现
一、以孝选官
二、以孝驭官
三、唐代官员的孝行表现
第四节 唐代的孝行表彰
一、中央对孝行的表彰
二、地方对孝行的表彰
三、民间对孝行的褒崇
四、孝行表彰中的流弊
第五节 唐代的尊老养老措施
一、中央的尊老养老措施
二、地方的尊老养老举措
第六节 孝文化与唐代礼制
一、孝与唐代吉礼
二、孝与唐代凶礼
三、孝与唐代军礼
四、孝与唐代嘉礼
五、孝与唐代礼仪制度的世俗化
第七节 孝文化与唐代法律
一、唐律对家族宗法制度的维护
二、唐律对父权家长制的维护
三、唐律对贵族官员尽孝的规定
四、唐律对尊老养老的体现
五、唐代的因孝屈法
小结
第四章 唐代经济与孝文化
第一节 孝文化与唐代小农经济
第二节 唐代促进孝道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分配政策
二、赋役减免政策
三、物质奖助政策
第三节 孝文化与唐代家庭财产管理
一、唐代家庭实行同居共财制
二、唐代家庭财产实行家长制管理
三、女性在家庭财产管理中的权力
第四节 孝文化与唐代的财政支出
一、有关孝文化的支出项目
二、有关孝文化的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唐代文化与孝文化
第一节 孝文化与唐代宗教
一、孝文化与唐代道教
二、孝文化与唐代佛教
三、孝文化与唐代其他外来宗教
第二节 孝文化与唐代文学
一、唐诗中的孝文化
二、唐文中的孝文化
三、唐代小说中的孝文化
四、唐代民间文学中的孝文化
第三节 孝文化与唐代史学
一、"唐八史"中的孝文化
二、《史通》中的孝文化
三、《通典》中的孝文化
四、《贞观政要》中的孝文化
第四节 孝文化与唐代艺术
一、孝文化与唐代音乐舞蹈
二、孝文化与唐代绘画雕塑艺术
三、孝文化与唐代建筑艺术
四、孝文化与唐代书法艺术
第五节 孝文化与唐代医学
小结
第六章 唐代社会生活与孝文化
第一节 孝文化与唐人的衣食住行
一、孝与唐人的饮食方式
二、孝与唐人的服饰
三、孝与唐人的居住形态
四、孝与唐人的出行方式
第二节 孝文化与唐代家庭生活
一、家庭教育以孝为首
二、家庭伦理准则以孝为核心
三、家庭事务以孝为中心
四、士族为弘扬孝道作表率
第三节 唐代节日习俗中的孝文化
一、岁时节日中的孝文化
二、诞辰节中的孝文化
三、唐代节日孝文化的特点
第四节 唐代社会风气与孝文化
一、唐代的厚葬之风与孝文化
二、唐人重行第之风与孝文化
三、唐代的修谱之风与孝文化
小结
第七章 唐代的孝道观和孝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 唐代的孝道观
一、唐人对孝道的一般理解
二、不同阶层孝观念的差异
第二节 唐代孝文化的特征
一、唐代孝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影响唐代孝文化特征形成的因素
小结
第八章 唐代孝文化的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孝文化在唐代社会的地位及影响
第二节 唐代孝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一、唐代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
二、唐代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第三节 唐代孝文化对宋代孝文化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忠孝思想在朝鲜半岛的传播[J]. 郭江,陈维峰. 天府新论. 2008(S1)
[2]《父母恩重经》与唐代孝文化——兼谈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通儒”与“济俗”现象[J]. 李传军,金霞. 孔子研究. 2008(03)
[3]唐代知识分子的孝及其原因探析[J]. 蔡榕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4]唐代官民孝行为初探[J]. 王燕平. 学习月刊. 2007(20)
[5]汉代“孝悌力田”述论[J]. 万义广. 农业考古. 2007(04)
[6]浅议唐代的乡村养老[J]. 刘兴云. 史学月刊. 2007(08)
[7]唐代家庭伦理关系探微——以荥阳郑氏为例的考察[J]. 邢学敏.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7(00)
[8]唐代孝行为初探——皇族之孝[J]. 王燕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9]从《唐律疏议》看中国古代的孝亲思想[J]. 任映艳.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7(02)
[10]唐玄宗以孝驭官动因及实践探析[J]. 商爱玲. 北方论丛. 2007(02)
博士论文
[1]唐代丧服制度研究[D]. 赵澜.福建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古世家大族范阳卢氏研究[D]. 韩涛.曲阜师范大学 2009
[2]唐朝尊养平民老人问题试探[D]. 王福星.厦门大学 2008
[3]祭拜·教化·娱乐[D]. 夏继军.南昌大学 2007
[4]中国传统孝道的确立[D]. 谷树新.陕西师范大学 2006
[5]汉代孝治文化研究[D]. 徐玲.河南大学 2004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行”[D]. 李洁.首都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324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2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