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征服”欲望与“超越”理性——作为环境道德建设的一个切入点

发布时间:2021-08-19 20:37
  现代哲学家在追溯自然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时,往往将之推于宗教的教义与理性的迷信:如在基督教教义中,人是上帝在世间指派的管理者,自然地将环境变成自己的所有物;科技的强力又让人对自身理性与能力的信心不断膨胀。但人不应该全然忘记的是,"征服自然"与"保护自然"一样,都是人类为了应对特定阶段的生存需要。当然,这些观念中也蕴含着人类在不同阶段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知水平。所以,对历史上人类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征服行为采取极端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应该客观地分析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正视人类在不同时代做出的不同选择,如此便会发现其中"道德"的发展状态。原始社会与农业社会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与现代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和拯救在道德上并不属于同一程度和同一层面。对自然的征服欲也不全然是恶的或不道德的,无论征服欲是人的一种本性抑或是历史留存在来的文化基因,在以保护自然为道德行为的现代社会,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并探讨如何改变人类所征服的对象或征服的行为方式、结果等,以挖掘其中有助于当下环境保护的要素,扭转人类的传统认知,将"征服自然"中蕴含的合理因素——征服欲望、超越精神等思维意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道德教化与环保实践之... 

【文章来源】:知与行. 2020,(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三个道德阶段
    (一)无环境道德阶段——顺应本能“服从自然”
    (二)强征服欲望阶段——运用技术“征服自然”
    (三)弱环境道德阶段——转变观念“保护自然”
二、人与自然关系中潜藏的欲望和理性
    (一)征服欲望——身体自由
    (二)“超越”理性——精神自由
三、“征服”与“超越”之于环境道德的可能性
    (一)“征服”欲望在环境道德中的可操作性
    (二)“超越”理性在环境道德中的理论建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顺从—征服—尊重: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伦理梳理[J]. 曹康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从德性到欲望:教育的古今之变——基于政治哲学史的考察[J]. 李长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9)
[3]人与自然关系六问——关于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问题的探讨[J]. 姜春云.  求是. 2010(06)
[4]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J]. H.罗尔斯顿,初晓.  哲学译丛. 1994(05)



本文编号:3352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52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