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06:06
随着大数据迅猛发展,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给人们生活、城市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带来便捷,极大推动社会进步及发展。同时大数据所产生的信息涉及面广,影响个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大数据在广泛应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伦理问题,带来的不和谐因素,引起了社会矛盾。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具体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化解问题的应对策略,对化解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简述大数据、伦理、信息伦理的相关概念,大数据、信息伦理的基本特征;一是对大数据的概念做出界定,从字面层面和本质层面对大数据的基本属性和本质进行分析;二是从海量化(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价值性(Value)这四个方面对大数据4V特征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对大数据的发展和社会影响进行延伸阐述;三是对伦理和信息伦理的概念做出界定,从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三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信息伦理的特征。对以上内容的简述都为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其次,指出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主要问题,具体从信息...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不足
1.4 文章创新点和难点
1.4.1 文章创新点
1.4.2 文章难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数据及信息伦理相关概念及特征
2.1 大数据的内涵、特征
2.1.1 大数据的内涵
2.1.2 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2.2 大数据的发展及社会影响
2.2.1 大数据的发展
2.2.2 大数据的社会影响
2.3 信息伦理的内涵与特征
2.3.1 伦理的内涵
2.3.2 信息伦理的含义
2.3.3 信息伦理的特征
第3章 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主要问题
3.1 信息造假和恶意传播消减社会信任
3.1.1 信息造假及恶意传播
3.1.2 社会信任减弱
3.2 隐私窃取和泄露对人格的损害
3.2.1 隐私窃取和泄露
3.2.2 损害他人人格
3.3 信息分配不公平导致数据权利不平等
3.3.1 大数据时代信息分配不公平
3.3.2 信息主体差异化
3.3.3 数据权利不平等
3.4 信息分化影响社会公平
3.4.1 大数据的信息分化
3.4.2 社会公平被影响
第4章 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4.1 伦理道德滞后于大数据发展
4.2 经济利益的影响
4.3 隐私意识与保护能力的缺乏
4.3.1 隐私认识不到位
4.3.2 隐私保护意识薄弱
4.3.3 隐私保护技能缺乏
4.4 大数据信息生产、储存、使用方式复杂化
4.4.1 信息生产、储存复杂
4.4.2 信息使用方式复杂
4.5 大数据发展与法律监管不平衡
4.5.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4.5.2 大数据运用的监管滞后
第5章 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应对策略
5.1 强化信息伦理教育,增强伦理道德对大数据发展的适应性
5.2 加强隐私保护
5.2.1 增强对隐私的认识
5.2.2 加强隐私保护的正面引导
5.2.3 强化隐私的保护技能
5.3 强化大数据运用的社会控制
5.3.1 政府引导大数据健康发展
5.3.2 构建系统的数据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5.3.3 建立政府对大数据和信息安全保障的运行机制
5.3.4 构建完善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并重的伦理观
5.3.5 提高大数据信息道德失范的成本
5.3.6 强化大数据研发运用组织的自我管理和监督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信息分化的新态势及其因应策略——基于CNNIC互联网普及率统计数据[J]. 谢俊贵. 学海. 2018(01)
[2]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及其侵权法应对[J]. 徐明. 中国法学. 2017(01)
[3]大数据视角下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研究[J]. 刘凌,罗戎. 情报科学. 2017(02)
[4]大学生信息伦理素养的培育路径新探[J]. 车玮,王进. 情报科学. 2015(10)
[5]大数据哲学研究的背景、现状与路径[J]. 黄欣荣. 哲学动态. 2015(07)
[6]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伦理治理研究[J]. 安宝洋. 科学学研究. 2015(05)
[7]关于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究[J]. 臧一博. 品牌. 2015(04)
[8]大数据:内涵、技术体系与展望[J]. 彭宇,庞景月,刘大同,彭喜元.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5(04)
[9]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探究[J]. 薛孚,陈红兵.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2)
[10]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伦理研究[J]. 陆伟华. 现代情报. 2014(10)
硕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我国信息伦理问题研究[D]. 刘志勇.河南师范大学 2017
[2]网络交往中公民隐私意识问题研究[D]. 杨帆.河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72214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不足
1.4 文章创新点和难点
1.4.1 文章创新点
1.4.2 文章难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数据及信息伦理相关概念及特征
2.1 大数据的内涵、特征
2.1.1 大数据的内涵
2.1.2 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2.2 大数据的发展及社会影响
2.2.1 大数据的发展
2.2.2 大数据的社会影响
2.3 信息伦理的内涵与特征
2.3.1 伦理的内涵
2.3.2 信息伦理的含义
2.3.3 信息伦理的特征
第3章 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主要问题
3.1 信息造假和恶意传播消减社会信任
3.1.1 信息造假及恶意传播
3.1.2 社会信任减弱
3.2 隐私窃取和泄露对人格的损害
3.2.1 隐私窃取和泄露
3.2.2 损害他人人格
3.3 信息分配不公平导致数据权利不平等
3.3.1 大数据时代信息分配不公平
3.3.2 信息主体差异化
3.3.3 数据权利不平等
3.4 信息分化影响社会公平
3.4.1 大数据的信息分化
3.4.2 社会公平被影响
第4章 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4.1 伦理道德滞后于大数据发展
4.2 经济利益的影响
4.3 隐私意识与保护能力的缺乏
4.3.1 隐私认识不到位
4.3.2 隐私保护意识薄弱
4.3.3 隐私保护技能缺乏
4.4 大数据信息生产、储存、使用方式复杂化
4.4.1 信息生产、储存复杂
4.4.2 信息使用方式复杂
4.5 大数据发展与法律监管不平衡
4.5.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4.5.2 大数据运用的监管滞后
第5章 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应对策略
5.1 强化信息伦理教育,增强伦理道德对大数据发展的适应性
5.2 加强隐私保护
5.2.1 增强对隐私的认识
5.2.2 加强隐私保护的正面引导
5.2.3 强化隐私的保护技能
5.3 强化大数据运用的社会控制
5.3.1 政府引导大数据健康发展
5.3.2 构建系统的数据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5.3.3 建立政府对大数据和信息安全保障的运行机制
5.3.4 构建完善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并重的伦理观
5.3.5 提高大数据信息道德失范的成本
5.3.6 强化大数据研发运用组织的自我管理和监督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信息分化的新态势及其因应策略——基于CNNIC互联网普及率统计数据[J]. 谢俊贵. 学海. 2018(01)
[2]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及其侵权法应对[J]. 徐明. 中国法学. 2017(01)
[3]大数据视角下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研究[J]. 刘凌,罗戎. 情报科学. 2017(02)
[4]大学生信息伦理素养的培育路径新探[J]. 车玮,王进. 情报科学. 2015(10)
[5]大数据哲学研究的背景、现状与路径[J]. 黄欣荣. 哲学动态. 2015(07)
[6]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伦理治理研究[J]. 安宝洋. 科学学研究. 2015(05)
[7]关于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探究[J]. 臧一博. 品牌. 2015(04)
[8]大数据:内涵、技术体系与展望[J]. 彭宇,庞景月,刘大同,彭喜元.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5(04)
[9]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探究[J]. 薛孚,陈红兵.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2)
[10]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伦理研究[J]. 陆伟华. 现代情报. 2014(10)
硕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我国信息伦理问题研究[D]. 刘志勇.河南师范大学 2017
[2]网络交往中公民隐私意识问题研究[D]. 杨帆.河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72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7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