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好人有好报吗?第三方补偿行为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20:18
  自2006年“彭宇案”后,新版―农夫与蛇‖的故事甚嚣尘上,引发一波波的讨论热潮,也引起了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关注。但是无论在法律还是道德层面,人们往往更多地表现出对“蛇”——违规者的谴责或惩罚,却很少表现出对“农夫”——遭背叛的行善者的赞扬或补偿。已有文献搜索结果也相类似。有关第三方补偿的研究少之又少,并且在前人的第三方补偿的研究范式中,补偿对象多为独裁者博弈(DG)中的无权利一方B。却很少有关第三方对选择合作却惨遭背叛的受害者的补偿的研究。研究一以此问题为焦点,将信任博弈(TG)中选择信任却未得到回馈的A方作为第三方补偿的对象,目的是探究第三方是否会对行善却遭背叛的受害者进行补偿。研究方法:采用信任博弈与独裁者博弈的结合方法,被试首先作为第三方观看玩家A和玩家B进行信任博弈,之后分别与之前信任博弈中玩家A和玩家B搭档,进行独裁者博弈。在独裁者博弈中,由被试提出他与玩家A或玩家B两人间分配10元的分配方案。我们操作信任博弈任务中玩家A、B的决策和结果(无信息,不信任,信任不返还,信任返还),并用被试在独裁者博弈任务中担任独裁者时对搭档的分配作为因变量。为了区分第三方补偿...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好人有好报吗?第三方补偿行为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


16篇引用关系图;

关系图,关系图,第三方,范式


图 1-1 216 篇引用关系图由图 1-1 可以看出,与本研究关注的第三方补偿行为的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于 2011 年至今,发展时间很短,文献数量不是很多,且缺乏系统性。整理有关博弈范式中的第三方补偿文献,添加其共同引用的相关文献及相同研究领域的引证文献发现,该部分的文献除了以―third-party compensation‖为关键词外,―help‖或―third-party helping‖也是其中的一种表述方式。将补充整理后的所有相关文献按 LCS 指数1排列,统计出该领域的重要文献,并以此归纳概括出有关第三方补偿文献的主要内容。1.2 第三方补偿研究范式第三方补偿的研究大多为与第三方惩罚的对比研究,所以第三方补偿的研究范式也多是建立在第三方惩罚的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的。经典的第三方惩罚范式是

第三方


图 3-1 第三方补偿任务A、B 双方间信任博弈的规则是:A 方获得初始资金 5 元,B 资金为零。保留 5 元(即不信任)或将 5 元给 B(即信任),若 A 决定保留 5 元,则游束,A 最终收益为 5 元,B 为 0 元。若 A 决定将 5 元给 B,则 B 会获得倍的金额,得到 20 元。此时由 B 做决策。如果 B 决定与 A 平分 20 元(),则游戏结束,A 最终收益为 10 元,B 最终受益为 10 元。如果 B 选择独 元(即不返还),则游戏结束,A 最终收益为 0 元,B 最终受益为 20 元。因此,A、B 间的会呈现三种互动模式:A 选择不信任(不信任组);A 选择,B 选择不返还(信任不返还组);A 选择信任 B 选择返还(信任返还组),我们增加了一组控制组,即不呈现 A、B 间的互动信息。所以如图 3-2 所四个信息组分别为:无信息组,不信任组,信任不返还组,信任返还组。如图 3-3 所示,被试作为第三方 C,首先看到一个注视点―+‖,之后观看 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情的脑区激活似然估计元分析[J]. 董戴凤,吴琼,姚树桥.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6 (10)
[2]人类的利他性惩罚: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J]. 张耀华,林珠梅,朱莉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3(09)
[3]第三方惩罚与社会规范激活——社会责任感与情绪的作用[J]. 陈思静,马剑虹.  心理科学. 2011(03)



本文编号:3373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73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0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