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我国信用环境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1 01:4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成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背信弃义、弄虚作假、行骗欺诈等各种不诚信现象日益滋生蔓延,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公害,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优化信用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讨论了信用环境的概念,对信用环境的经济分析得出影响信用环境的要素及各自的作用,运用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信用环境的五大因素——经济因素、政府因素、文化因素、法律因素和产权因素,进而讨论这五大要素的协同作用以及政策含义。笔者认为目前影响我国信用状况的主要是非经济因素,结合信用环境缺失的表现和危害,得出我国信用环境优化的路径选择。我国几千年来一直遵从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故而文化道德要素在我国信用环境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鉴于我国各地区都很重视诚信文化道德的建设,各地区文化道德环境的相差不明显,而政府信用和法治环境各地区相差悬殊。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状况突出重塑政府信用和法治环境的建设,并在全国范围...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结构安排
    1.4 创新之处
2 信用环境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信用环境概述
        2.1.1 信用环境的界定
        2.1.2 信用环境各构成要素的经济分析
        2.1.3 建设良好信用环境的重要性
    2.2 经济要素与信用环境
        2.2.1 人均GDP 与信用经济的关系分析
        2.2.2 经济发展水平对信用影响力的实证检验
    2.3 法律要素与信用环境
        2.3.1 法律在信用建设的重要作用
        2.3.2 法律对信用的历史分析
        2.3.3 法律因素对信用环境影响的现实分析
    2.4 文化要素与信用
        2.4.1 文化要素对信用影响力的理论分析
        2.4.2 文化要素对信用影响力的实证检验
        2.4.3 文化因素对信用环境影响的现实分析
    2.5 政府与信用环境
        2.5.1 政府与信用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
        2.5.2 政府对信用影响的历史分析
        2.5.3 政府对信用环境影响的现实分析
    2.6 产权因素与信用环境建设
        2.6.1 产权因素对信用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
        2.6.2 产权因素对信用环境的实证检验
    2.7 信用环境各要素的协同作用
        2.7.1 信用环境各要素贡献度的结构分析
        2.7.2 小结
3 美国信用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信用建设的经验
        3.1.1 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是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3.1.2 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信用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3.1.3 市场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发展
        3.1.4 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3.1.5 严厉的失信惩戒机制
        3.1.6 信用信息的公开化
    3.2 美国信用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3.2.1 加快建立信用相关的法律体系和惩戒机制
        3.2.2 加快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信用数据库的建立
        3.2.3 保证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独立性
        3.2.4 重视发挥政府在信用治理中的有限主导作用
4 我国信用环境现状分析
    4.1 我国信用缺失的现状分析
        4.1.1 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
        4.1.2 银行信用缺失的表现
        4.1.3 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
        4.1.4 金融市场信用缺失
    4.2 信用缺失对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危害
        4.2.1 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4.2.2 信用缺失会造成生产要素的大量流出
        4.2.3 信用缺失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4.2.4 信用缺失导致社会道德风气异化
5 优化信用环境的对策建议
    5.1 诚信道德的重建
        5.1.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建诚信道德
        5.1.2 建立激励机制,重建诚信道德
        5.1.3 重视社会舆论,推进诚信教育工程
    5.2 重塑政府信用的战略路径
        5.2.1 强化政府官员的信用意识和责任意识
        5.2.2 信息公开,提高政府政策的透明度
        5.2.3 完善政府信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5.2.4 各级政府行为与财政预算联系
        5.2.5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5.3 构建信用环境的法制基础
        5.3.1 制定有效的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的法律规范
        5.3.2 加强执行力度
        5.3.3 尽快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征信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
    5.4 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
        5.4.1 构建独立的国有资产产权机构
        5.4.2 重视产权的保护
    5.5 促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发展
    5.6 加强行业协会等民间机构的自律管理
    5.7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373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73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7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