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01:5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能源保障的战略意义越来越突出,而随着石油资源需求的飞速增长,石油资源开发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也日益多样,给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敲响警钟。本文从构建石油企业与石油资源所在地和谐关系的角度出发,以油地和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态伦理作为构建主体进行探讨,通过理论和现实分析,借以实现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构建。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油地和谐与生态伦理的概念、特点及关系分析与探讨,将生态伦理引入油地关系领域,阐明了油地双方的困境在于油地双方的生态伦理的意识缺失、制度缺失等,通过发挥生态伦理的道德规约、命令功能、调节功能,建立和维护良好内外部环境,并以此促进油地和谐的健康发展,同时提醒人们要正视环境的历史和现实,选择正确的战略时序和模式,维护油地和谐的合理进程。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构建以实现油地双方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最终目标,尊重油地和谐的生态伦理构建的渐进过程,通过文化教育实现环保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树立群体责任理念,以“经济促经济,经济促环保,环保促经济,环保促环保”的方式来建立油地和谐的生态伦理群体责任新理念...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目的
1.1.2 意义
1.2 选题依据
1.3 文献综述
1.3.1 油地关系方面
1.3.2 生态伦理方面
1.3.3 简要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分析法
1.4.2 因素分析法
1.4.3 归纳与演绎法
1.4.4 文献研究法
第2章 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内涵
2.1 油地和谐释义
2.1.1 油地和谐的概念
2.1.2 油地和谐的特点
2.1.3 油地和谐的意义
2.2 生态伦理释义
2.2.1 生态伦理的概念
2.2.2 生态伦理的特点
2.2.3 生态伦理的意义
2.3 油地和谐与生态伦理的关系
2.3.1 正向关系:推动和促进
2.3.2 负向关系:制约和阻碍
第3章 构建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依据分析
3.1 理论依据分析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
3.1.2 伦理学理论
3.1.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社会理论
3.2 现实依据分析
3.2.1 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缺失
3.2.2 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转向
第4章 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构建体系研究
4.1 构建目标
4.1.1 增进油地和谐的相互关系,建立生态伦理构建基础
4.1.2 抓住油地和谐的发展机遇,强化生态伦理进步意识
4.1.3 促进油地和谐的健康发展,优化生态伦理实施环境
4.1.4 维护油地和谐的合理进程,巩固生态伦理实施效果
4.2 构建原则
4.2.1 目标的积极性和审慎性原则
4.2.2 模式的合理性和层次性原则
4.2.3 过程的可控性和灵活性原则
4.2.4 利益的协调性和补偿性原则
4.3 构建策略
4.3.1 建立油地和谐的生态伦理文化教育新方法
4.3.2 建立油地和谐的生态伦理科学发展新机制
4.3.3 建立油地和谐的生态伦理群体责任新理念
4.3.4 建立油地和谐的生态伦理法制运作新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注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气资源所在地政府构建和谐油地关系的问题与对策[J]. 李志刚,谭祖雪,李学林. 科技创业月刊. 2009(12)
[2]油区经济和谐发展的思路探讨[J]. 周德田,刘洋,丁春香. 资源与产业. 2008(06)
[3]油区经济和谐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 周德田,黄新颖.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16)
[4]从义利分离到义利统一 ——谈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争与社会主义义利观[J]. 李淑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硕士论文
[1]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态文明建设[D]. 李锋春.江南大学 2009
[2]当前经济危机下的中石油之路[D]. 许舒敏.厦门大学 2009
[3]人类文明的生态走向及生态文明构建[D]. 马国超.山东理工大学 2007
[4]生态化技术创新人本伦理研究[D]. 刘红玉.湖南大学 2006
[5]生态伦理的人本精神探析[D]. 陈娅.武汉科技大学 2006
[6]生态伦理的本体特质及其现实化途径研究[D]. 陈丽红.曲阜师范大学 2006
[7]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当代生态伦理的建构[D]. 王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76047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目的
1.1.2 意义
1.2 选题依据
1.3 文献综述
1.3.1 油地关系方面
1.3.2 生态伦理方面
1.3.3 简要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分析法
1.4.2 因素分析法
1.4.3 归纳与演绎法
1.4.4 文献研究法
第2章 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内涵
2.1 油地和谐释义
2.1.1 油地和谐的概念
2.1.2 油地和谐的特点
2.1.3 油地和谐的意义
2.2 生态伦理释义
2.2.1 生态伦理的概念
2.2.2 生态伦理的特点
2.2.3 生态伦理的意义
2.3 油地和谐与生态伦理的关系
2.3.1 正向关系:推动和促进
2.3.2 负向关系:制约和阻碍
第3章 构建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依据分析
3.1 理论依据分析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
3.1.2 伦理学理论
3.1.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社会理论
3.2 现实依据分析
3.2.1 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缺失
3.2.2 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转向
第4章 油地和谐中的生态伦理构建体系研究
4.1 构建目标
4.1.1 增进油地和谐的相互关系,建立生态伦理构建基础
4.1.2 抓住油地和谐的发展机遇,强化生态伦理进步意识
4.1.3 促进油地和谐的健康发展,优化生态伦理实施环境
4.1.4 维护油地和谐的合理进程,巩固生态伦理实施效果
4.2 构建原则
4.2.1 目标的积极性和审慎性原则
4.2.2 模式的合理性和层次性原则
4.2.3 过程的可控性和灵活性原则
4.2.4 利益的协调性和补偿性原则
4.3 构建策略
4.3.1 建立油地和谐的生态伦理文化教育新方法
4.3.2 建立油地和谐的生态伦理科学发展新机制
4.3.3 建立油地和谐的生态伦理群体责任新理念
4.3.4 建立油地和谐的生态伦理法制运作新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注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气资源所在地政府构建和谐油地关系的问题与对策[J]. 李志刚,谭祖雪,李学林. 科技创业月刊. 2009(12)
[2]油区经济和谐发展的思路探讨[J]. 周德田,刘洋,丁春香. 资源与产业. 2008(06)
[3]油区经济和谐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 周德田,黄新颖.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16)
[4]从义利分离到义利统一 ——谈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争与社会主义义利观[J]. 李淑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硕士论文
[1]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态文明建设[D]. 李锋春.江南大学 2009
[2]当前经济危机下的中石油之路[D]. 许舒敏.厦门大学 2009
[3]人类文明的生态走向及生态文明构建[D]. 马国超.山东理工大学 2007
[4]生态化技术创新人本伦理研究[D]. 刘红玉.湖南大学 2006
[5]生态伦理的人本精神探析[D]. 陈娅.武汉科技大学 2006
[6]生态伦理的本体特质及其现实化途径研究[D]. 陈丽红.曲阜师范大学 2006
[7]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当代生态伦理的建构[D]. 王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76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7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