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克·帕菲特非自然主义的认知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20:09
规范性问题是道德哲学研究中的基础和核心问题,从西季威克的“应当”到摩尔的“善”无一不是在寻求标记规范性的基本概念。道德上的“应当”如何不依赖于“善”的价值来体现权威性,“善”的价值如何独立于“应当”产生规约人们行为的效力,这些问题一直处于争议之中。而在斯坎伦(1998)之后,“理由”作为规范性的首选标记开始深度介入道德规范性问题的讨论。因为诉诸理由理解规范性能透现出道德上“应当”和“善”的双重诉求,即,理由本身具有应然性和价值承载的双重特性,这也是道德哲学研究理由转向的原因。所以,不同的规范性观点都开始试图通过诉诸理由来阐述其在规范性问题上的立场。但这实质上提出了一个更基本的问题,理由是什么?德里克·帕菲特在各方观点论争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自然主义的认知主义”的观点,旨在说明理由是以一种不可还原的规范性事实的面貌出现,是规范性真理的真值条件。但这一非自然主义属性的规范真理的存在是不占有时空性质非本体意义上的可能存在。因此,也被称为“非自然主义非形而上的认知主义”或“非实在论的认知主义”。对“非自然主义的认知主义”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厘清各种研究道德规范性的立场提供一个切入点,更重要的是,作...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一章 规范性问题
第一节 “应当”的概念与西季威克的观点
第二节 “善”的概念以及G.E.摩尔的观点
第三节 理由转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规范性的主要立场
第一节 对规范性的挑战: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
第二节 非认知主义进路:从情绪主义到规范表达主义
第三节 实在论进路:自然主义和非自然主义
第四节 实践理性进路:基于欲望的理由和基于价值的理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德里克·帕菲特论规范性
第一节 何为规范性理由
第二节 规范性理由:不可还原的非本体论的可能存在
第三节 对规范性理由的认知:直觉主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自然主义的认知主义面临的诘难及回应
第一节 来自规范自然主义的质疑
第二节 来自非认知主义的质疑
第三节 来自非自然主义实在论的质疑
第四节 非自然主义的认知主义对质疑的回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由作为规范性知识的可能性
第一节 规范性知识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第二节 理由作为规范性知识的可能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元伦理学中的寂静主义实在论:解释与定位[J]. 魏犇群. 道德与文明. 2018(02)
[2]进化伦理学与道德规范性[J]. 徐向东. 道德与文明. 2016(05)
[3]道德规范性理论的构造和休谟主义的前景[J]. 张曦. 哲学动态. 2016(08)
[4]分析进路的伦理学研究方法之辩护[J]. 陈真. 哲学动态. 2016(07)
[5]托马斯·斯坎伦的反休谟主义动机理论[J]. 须大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6]道德理由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对内在理由与外在理由的反思[J]. 马庆. 学术月刊. 2015(04)
[7]托马斯·斯坎伦的理由观念[J]. 须大为. 道德与文明. 2015(01)
[8]道德相对主义与先天道德客观主义[J]. 陈真. 道德与文明. 2014(01)
[9]类实在论对道德非认知主义的辩护及其缺陷[J]. 亓学太. 哲学研究. 2013(09)
[10]道德知识与伦理客观性[J]. 徐向东.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本文编号:3377613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一章 规范性问题
第一节 “应当”的概念与西季威克的观点
第二节 “善”的概念以及G.E.摩尔的观点
第三节 理由转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规范性的主要立场
第一节 对规范性的挑战: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
第二节 非认知主义进路:从情绪主义到规范表达主义
第三节 实在论进路:自然主义和非自然主义
第四节 实践理性进路:基于欲望的理由和基于价值的理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德里克·帕菲特论规范性
第一节 何为规范性理由
第二节 规范性理由:不可还原的非本体论的可能存在
第三节 对规范性理由的认知:直觉主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自然主义的认知主义面临的诘难及回应
第一节 来自规范自然主义的质疑
第二节 来自非认知主义的质疑
第三节 来自非自然主义实在论的质疑
第四节 非自然主义的认知主义对质疑的回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由作为规范性知识的可能性
第一节 规范性知识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第二节 理由作为规范性知识的可能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元伦理学中的寂静主义实在论:解释与定位[J]. 魏犇群. 道德与文明. 2018(02)
[2]进化伦理学与道德规范性[J]. 徐向东. 道德与文明. 2016(05)
[3]道德规范性理论的构造和休谟主义的前景[J]. 张曦. 哲学动态. 2016(08)
[4]分析进路的伦理学研究方法之辩护[J]. 陈真. 哲学动态. 2016(07)
[5]托马斯·斯坎伦的反休谟主义动机理论[J]. 须大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6]道德理由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对内在理由与外在理由的反思[J]. 马庆. 学术月刊. 2015(04)
[7]托马斯·斯坎伦的理由观念[J]. 须大为. 道德与文明. 2015(01)
[8]道德相对主义与先天道德客观主义[J]. 陈真. 道德与文明. 2014(01)
[9]类实在论对道德非认知主义的辩护及其缺陷[J]. 亓学太. 哲学研究. 2013(09)
[10]道德知识与伦理客观性[J]. 徐向东.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本文编号:3377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77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