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的孝道伦理审视
发布时间:2021-11-06 02:43
当前快速的市场化与城市化进程之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与冲击,现代性则持续不断地消解着传统,形成与传统全面的断裂。乡村是中国伦理型文化的发源地,作为自然的伦理所在地,乡土社会正经历着强大的现代性侵蚀,传统伦理也面临着现代性的冲击与颠覆。个体化与理性化不断消解着乡土社会传统家庭伦理的功能与价值,村庄共同体公共性的没落加速了传统家庭伦理的异化与公共道德的普遍衰落,持续深入的市场化使得老年人群体丧失了传统的伦理支持系统,子代地位与权力迅速崛起,这一切极大地颠覆了老年人的伦理权威,传统孝道失去原有的精神意义与伦理价值;同时子代激烈的阶层分化竞争使得孝道伦理从世俗化退变至理性化直至最终异化,老年人被卷入家庭的代际分工参与代际剥削,以市场逻辑迫使老年人继续创造剩余价值换取子代赡养,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便会被自我中心主义的子代所抛弃;村庄场域也相应地建构了老年人自杀的符号暴力——自杀宿命论,这一意识形态将老年人自杀逻辑合法化、公开化与宿命化,困居于村庄的老年人深陷村庄场域现代性的规训与惩罚。老年人自杀成为了现代性与传统伦理冲突的代价及牺牲品,是现代性与村庄沉默的合谋。这一切表明了中国...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均显示:1987--2008年全国总体自杀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自杀率大幅下降,从1987年自杀率居于世界较高水平的17.65/100000下降到2008年6.60/100000,目前总体则处于较低水平
图 2 表明 1987-2008 年间农村自杀率均高于城市自杀率,早期农村自杀死亡-4 倍,1990-2001 农村自杀率均为城市自杀率的三倍至五倍比率,1987-200水平为城市自杀率平均水平的三倍。中国的自杀现象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 21 世纪之后迅速缩小,近年来出现反弹趋势。图 3 所呈现农村自杀率下降与农村女性自杀率下降曲线高度吻合,因此农村
图 4 表明:1987-2010 年间我国自杀死亡数量下降一半,然而在之下,55 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却未见显著下降,这证实了 1987-20降主要归因于农村女性特别是中青年妇女死亡率的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孝道的文化之重[J]. 樊浩.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06)
[2]城市化背景下农村老人利他型自杀的形成机制分析——基于鄂中地区S村的个案研究[J]. 杜姣. 南方人口. 2017(02)
[3]现代中国家庭的伦理失依[J]. 许敏. 伦理学研究. 2016(06)
[4]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发展性分析——基于2006年和2010年全国老年人跟踪调查数据[J]. 田钰燕,包学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05)
[5]论现代道德难题视角下的当代中国伦理问题[J]. 高广旭.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2)
[6]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J]. 樊浩.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2)
[7]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的策略及路径——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J]. 朱霞,周阳月,单卓然.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8)
[8]丧偶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影响研究[J]. 周建芳. 人口与发展. 2015(04)
[9]中国城乡老年人自杀意念研究[J]. 罗萌,李晶,何毅. 老龄科学研究. 2015(07)
[10]现代中国家庭伦理方式的蜕变[J]. 许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经济供养与福利制度研究[D]. 陈昱阳.西南财经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孙士华.山东大学 2016
[2]转型时期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保障的影响研究[D]. 张倩.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79001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均显示:1987--2008年全国总体自杀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自杀率大幅下降,从1987年自杀率居于世界较高水平的17.65/100000下降到2008年6.60/100000,目前总体则处于较低水平
图 2 表明 1987-2008 年间农村自杀率均高于城市自杀率,早期农村自杀死亡-4 倍,1990-2001 农村自杀率均为城市自杀率的三倍至五倍比率,1987-200水平为城市自杀率平均水平的三倍。中国的自杀现象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 21 世纪之后迅速缩小,近年来出现反弹趋势。图 3 所呈现农村自杀率下降与农村女性自杀率下降曲线高度吻合,因此农村
图 4 表明:1987-2010 年间我国自杀死亡数量下降一半,然而在之下,55 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却未见显著下降,这证实了 1987-20降主要归因于农村女性特别是中青年妇女死亡率的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孝道的文化之重[J]. 樊浩.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06)
[2]城市化背景下农村老人利他型自杀的形成机制分析——基于鄂中地区S村的个案研究[J]. 杜姣. 南方人口. 2017(02)
[3]现代中国家庭的伦理失依[J]. 许敏. 伦理学研究. 2016(06)
[4]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发展性分析——基于2006年和2010年全国老年人跟踪调查数据[J]. 田钰燕,包学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05)
[5]论现代道德难题视角下的当代中国伦理问题[J]. 高广旭.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2)
[6]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J]. 樊浩.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2)
[7]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的策略及路径——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J]. 朱霞,周阳月,单卓然.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8)
[8]丧偶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影响研究[J]. 周建芳. 人口与发展. 2015(04)
[9]中国城乡老年人自杀意念研究[J]. 罗萌,李晶,何毅. 老龄科学研究. 2015(07)
[10]现代中国家庭伦理方式的蜕变[J]. 许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经济供养与福利制度研究[D]. 陈昱阳.西南财经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孙士华.山东大学 2016
[2]转型时期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保障的影响研究[D]. 张倩.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79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7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