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唐代问答体蒙书编撰考察——以《武王家教》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08 18:43
  《武王家教》是中国古代很有特点的一部家训类蒙书,从它的编撰体例中,可以较好地认识唐代问答体的历史渊源、问答体在蒙书编撰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数字冠名分类等相关问题。《武王家教》中采用的"武王问太公"问答体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第一至四问采用连续两级问对,引出"十恶"到"十狂"等十三类问题,以太公对答的形式,摘引、摘编相关典籍、流行俗语中的诸种不当、不雅行为,以数字冠名事类,分类罗列。其二,第五至六问采用单级问对,但对答形式采用蒙书编撰常用的"家教体",即四至六言对偶句,对前四问相关对答进行总结和提升。其三,最后两问对答之间,夹杂了"经典摘编"和"借名经典云"的内容,对此前相关对答的不足进行补充。《武王家教》问答体远受《六韬》之"十盗"相关句式影响,近习《辩才家教》《杂抄》问答体。唐代问答体蒙书编撰具有多样性,丰富了蒙书、家训的编撰形式和内容,大大提高了童蒙教育效率。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武王家教》问答体和数字冠名的文化溯源
    (一)“武王问太公”问答体的历史考察
    (二)《武王家教》问答体的直接影响
    (三)《武王家教》“数字冠名”分类方式的来源
二、《武王家教》编撰体例的特点分析
    (一)问答体中的数字冠名分类
    (二)问答体中“家教体”的应用
    (三)问答体中的经典摘编与“借名经典云”
三、《武王家教》与唐代蒙书问答体类型对比分析
    (一)简单问答体与《武王家教》的关系
    (二)实名问答体与《武王家教》的关系
    (三)借名问答体与《武王家教》的关系
        1.《孔子项托相问书》
        2.《孔子备问书》
    (四)对策问答体与《武王家教》的关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蒙要训》的语文教育与知识积累[J]. 郑阿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中国古代蒙书编撰目的探析——以蒙书推广、传播为中心[J]. 高静雅.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3]唐代家训、家法、家风与童蒙教育考察[J]. 金滢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4]试析《战国策》中问对形式的特点[J]. 郑璐.  文学教育(下). 2013(08)
[5]敦煌本“策府”与唐初社会——国图藏敦煌本“策府”研究[J]. 金滢坤.  文献. 2013(01)
[6]论《管子》君臣问对体及其文化渊源[J]. 侯文华.  管子学刊. 2012(01)
[7]试论唐代制举试策文体的演变[J]. 金滢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8]论《文选》“对问”体——兼论先秦问对体式的发展历程[J]. 李乃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9]《周易》的占问与上古文学的问对体[J]. 于雪棠.  东北师大学报. 2001(02)
[10]敦煌古钞《兔园策府》考析[J]. 周丕显.  敦煌学辑刊. 1994(02)



本文编号:3484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84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7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