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社会的生态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22:31
低碳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低碳社会本质上是始源于生态危机出现后,寻求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和目的,以低碳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价值观转变为核心,以人的道德觉悟的提升为重要前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对自身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困境及其实践方式等进行深刻反思并做出的理性抉择的结果,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诉求。本文正是基于目前国内外低碳社会建设的要求和趋势,通过对低碳社会生态伦理诉求的分析,指出低碳社会在防止人与自然关系恶化,谋求人、自然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该遵循的生态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及其道德理想,揭示环境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内在联系,剖析低碳社会多元价值文化交融、交锋和转向的必然性,提出确立新的主导价值,推动价值观转型,促进新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和新的道德行为养成的建议和思路。重点分析的问题有低碳社会的生态道德要求、价值取向和伦理困境、低碳社会生态伦理建设的路径分析、GO和NGO在低碳社会建设的环境责任和合作共荣。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索生态伦理在构建低碳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影响,提出有利于低碳社会构建的良好生态伦理建议,为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愈演愈烈
(二)低碳社会是人类对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的沉痛反思
(三)低碳社会发展方式的确立需要生态伦理同行
二、 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 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低碳社会和生态伦理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 低碳社会
(一)低碳社会的内涵
(二)低碳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三)低碳社会的特征
二、 生态伦理
(一)生态伦理的相关概念
(二)生态伦理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低碳社会生态伦理探究的理论基础
一、 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
二、 生态伦理学的核心理念
三、 生态伦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低碳社会与生态伦理关系
一、 低碳社会需要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和规范
二、 生态伦理是低碳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 生态伦理为低碳社会确立新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低碳社会的生态道德观及伦理问题
第一节 低碳社会的生态道德诉求
一、 社会利益与生态利益兼顾
二、 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相连
三、 倡导节约、适度和绿色消费
四、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荣
第二节 低碳社会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二、 强调人与自然“价值同根”
三、 追求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一、 社会利益与生态利益相失衡
二、 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相背离
三、 奢侈消费与环境责任相对
四、 人本主义与人自和谐相悖论
第三章 低碳社会的生态伦理原则和规范
第一节 低碳社会的生态伦理原则
一、 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原则
二、 全面公正原则
三、 保护与开发并重
四、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第二节 低碳社会建设应该遵循的生态伦理规范
一、 保护环境,践行节约
二、 低碳消费,规范消费行为
三、 保障环境权利,履行低碳义务
四、 尊重生命,戒杀护生
五、 胸怀全球,行于当地
第四章 推进低碳社会生态伦理建设的新举措
第一节 确立低碳社会生态伦理建设的思维模式
一、 整体思维模式
二、 生态思维模式
三、 双赢思维模式
第二节 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提升生态文明素质
一、 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引导价值观的转变
二、 养成善待自然的优良道德行为习惯
三、 塑造新一代理性“生态人”
第三节 发展低碳经济,引领低碳消费
一、 创新低碳科技,促进低碳消费
二、 倡导低碳生产,共建低碳文明
三、 低碳生活,人自和美
第五章 GO 和 NGO 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环境责任和合作共荣
第一节 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环境责任
一、 政府环境责任的界定
二、 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二)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三、 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环境责任
第二节 NGO 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环境责任
一、 NGO 概念界定
二、 NGO 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环境责任
第三节 GO 和 NGO 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合作共荣
一、 GO 和 NGO 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合作基础
二、 加强低碳社会建设中 GO 和 NGO 织合作共荣的路径
(一)GO 维度
(二)NGO 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时代环境法上“生态人”模式的一种图景言说[J]. 马波.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2(02)
[2]加强环境意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J]. 张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3]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的低碳社会建设[J]. 薛桂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4]基于低碳生活方式背景下对高碳生活方式的伦理反思[J]. 王友良,陶曼.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5]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J]. 范永华. 中外企业家. 2011(11)
[6]关于低碳消费的理性思考[J]. 刘敏. 低碳世界. 2011(03)
[7]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博弈——低碳社会的自然观辨析[J]. 薛桂波.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8]论环境正义[J]. 邓欣.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2)
[9]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 李斌.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12)
[10]低碳经济背景下青年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J]. 孟凡周. 理论学习. 2010(11)
本文编号:3495475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愈演愈烈
(二)低碳社会是人类对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的沉痛反思
(三)低碳社会发展方式的确立需要生态伦理同行
二、 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 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低碳社会和生态伦理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 低碳社会
(一)低碳社会的内涵
(二)低碳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三)低碳社会的特征
二、 生态伦理
(一)生态伦理的相关概念
(二)生态伦理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低碳社会生态伦理探究的理论基础
一、 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
二、 生态伦理学的核心理念
三、 生态伦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低碳社会与生态伦理关系
一、 低碳社会需要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和规范
二、 生态伦理是低碳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 生态伦理为低碳社会确立新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低碳社会的生态道德观及伦理问题
第一节 低碳社会的生态道德诉求
一、 社会利益与生态利益兼顾
二、 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相连
三、 倡导节约、适度和绿色消费
四、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荣
第二节 低碳社会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二、 强调人与自然“价值同根”
三、 追求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生态伦理问题
一、 社会利益与生态利益相失衡
二、 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相背离
三、 奢侈消费与环境责任相对
四、 人本主义与人自和谐相悖论
第三章 低碳社会的生态伦理原则和规范
第一节 低碳社会的生态伦理原则
一、 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原则
二、 全面公正原则
三、 保护与开发并重
四、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第二节 低碳社会建设应该遵循的生态伦理规范
一、 保护环境,践行节约
二、 低碳消费,规范消费行为
三、 保障环境权利,履行低碳义务
四、 尊重生命,戒杀护生
五、 胸怀全球,行于当地
第四章 推进低碳社会生态伦理建设的新举措
第一节 确立低碳社会生态伦理建设的思维模式
一、 整体思维模式
二、 生态思维模式
三、 双赢思维模式
第二节 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提升生态文明素质
一、 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引导价值观的转变
二、 养成善待自然的优良道德行为习惯
三、 塑造新一代理性“生态人”
第三节 发展低碳经济,引领低碳消费
一、 创新低碳科技,促进低碳消费
二、 倡导低碳生产,共建低碳文明
三、 低碳生活,人自和美
第五章 GO 和 NGO 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环境责任和合作共荣
第一节 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环境责任
一、 政府环境责任的界定
二、 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二)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三、 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环境责任
第二节 NGO 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环境责任
一、 NGO 概念界定
二、 NGO 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环境责任
第三节 GO 和 NGO 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合作共荣
一、 GO 和 NGO 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合作基础
二、 加强低碳社会建设中 GO 和 NGO 织合作共荣的路径
(一)GO 维度
(二)NGO 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时代环境法上“生态人”模式的一种图景言说[J]. 马波.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2(02)
[2]加强环境意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J]. 张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3]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的低碳社会建设[J]. 薛桂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4]基于低碳生活方式背景下对高碳生活方式的伦理反思[J]. 王友良,陶曼.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5]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J]. 范永华. 中外企业家. 2011(11)
[6]关于低碳消费的理性思考[J]. 刘敏. 低碳世界. 2011(03)
[7]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博弈——低碳社会的自然观辨析[J]. 薛桂波.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8]论环境正义[J]. 邓欣.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2)
[9]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 李斌.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12)
[10]低碳经济背景下青年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J]. 孟凡周. 理论学习. 2010(11)
本文编号:3495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954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