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研究——走向全球意识伦理
发布时间:2021-11-19 06:20
近年来,有关“普遍伦理”的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为此,在第一部分中,文章重在回顾分析提出“普遍伦理”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研究现状。在第二部分中,力图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实证的工作方法,将分别对“归纳意义上的”普遍伦理和“理论建构意义上的”普遍伦理的可能性进行质疑和批驳。对于前者,主要是从理论前提、探究方式、所谓的“底线伦理”以及考察伦理规则的地位和作用等入手对其可能性提出质疑和批驳;对于后者,则针对一些学者们的“全球化”的观点,“抽象的人性”的观点,“商谈”的方式,以及“儒家伦理可普遍化”的观点等进行质疑与批驳。认为在一个政治多极化,利益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日世界里,欲为世界各民族制定一套适合于全人类的行为准则是不现实的,更不用说去遵守它,所以无论是“应然意义上的”普遍伦理,还是“实然意义上的”普遍伦理,都不具备理论上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行性。 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全球意识伦理”可以成为我们追寻的一个可能的目标,并试图论证其存在的必要性、可能性、特征以及存在的意义。这也是本论文具有开拓性的一面。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提出“普遍伦理”的社会文化背景
1.2 关于“普遍伦理”可能性的研究现状
1.2.1 对“普遍伦理”持赞同态度的观点
1.2.2 对“普遍伦理”持质疑态度的观点
1.3 小结
2 对“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的质疑与批驳
2.1 对“归纳意义上的”普遍伦理可能性的质疑与批驳
2.1.1 对该种“普遍伦理”的理论前提的质疑
2.1.2 对该种“普遍伦理”的探究方法的质疑
2.1.3 对所谓的“底线伦理”的质疑
2.1.4 考察伦理规则的地位和作用
2.2 对“理论建构意义上的”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的质疑与批驳
2.2.1 对基于“全球化”的观点的批驳
2.2.2 对基于“抽象的人性”的观点的质疑与批驳
2.2.3 对“商谈”或“对话”的方式的质疑
2.2.4 对“儒家伦理可普遍化”的观点的质疑与批驳
2.2.5 文化冲突限制着普遍伦理的建立
2.3 小结
3 走向全球意识伦理
3.1 谋求全球意识伦理的必要条件
3.2 全球意识伦理的特征
3.3 全球意识伦理的理论可能性与现实可行性
3.4 全球意识伦理的意义
4 结语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504460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提出“普遍伦理”的社会文化背景
1.2 关于“普遍伦理”可能性的研究现状
1.2.1 对“普遍伦理”持赞同态度的观点
1.2.2 对“普遍伦理”持质疑态度的观点
1.3 小结
2 对“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的质疑与批驳
2.1 对“归纳意义上的”普遍伦理可能性的质疑与批驳
2.1.1 对该种“普遍伦理”的理论前提的质疑
2.1.2 对该种“普遍伦理”的探究方法的质疑
2.1.3 对所谓的“底线伦理”的质疑
2.1.4 考察伦理规则的地位和作用
2.2 对“理论建构意义上的”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的质疑与批驳
2.2.1 对基于“全球化”的观点的批驳
2.2.2 对基于“抽象的人性”的观点的质疑与批驳
2.2.3 对“商谈”或“对话”的方式的质疑
2.2.4 对“儒家伦理可普遍化”的观点的质疑与批驳
2.2.5 文化冲突限制着普遍伦理的建立
2.3 小结
3 走向全球意识伦理
3.1 谋求全球意识伦理的必要条件
3.2 全球意识伦理的特征
3.3 全球意识伦理的理论可能性与现实可行性
3.4 全球意识伦理的意义
4 结语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504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0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