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金太尔论自我与共同体的联结——兼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美德何以可能
发布时间:2021-11-21 05:12
关于自我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麦金太尔将其置于美德理论建构的视阈中讨论。他提出了一种叙事性的自我观,从可理解性、可持续性、可解释性、角色统一性等方面提出了自我与共同体联结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他也指出传统为这样一种联结提供了社会背景,实践的内在善则为其提供了规定性内容。而且,自我与美德之间的统一,要基于对共同体的善的认可来实现。正是社会目的论集中体现了自我与共同体联结的内在结构。此外,他进一步刻画了自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爱国主义被视为一种核心的美德如何可能。
【文章来源】:伦理学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在叙事中理解自我与共同体的联结
1. 自我在叙事中具有可理解性
2. 人格同一性保证了叙事性自我的可理解性
二、传统提供了自我与共同体联结的社会背景
三、自我与共同体在实践中联结的内在结构
1. 内在于实践中的善规定了自我与共同体的联结
2. 践行美德以构建且维系各种形式的人类共同体
3. 社会目的论呈现了自我与共同体联结的内在逻辑
四、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美德何以可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由主义与爱国主义[J]. 刘擎. 学术月刊. 2014(11)
[2]宽容与冲突的善[J]. A.麦金太尔,汤雁斐. 世界哲学. 2014(06)
本文编号:3508841
【文章来源】:伦理学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在叙事中理解自我与共同体的联结
1. 自我在叙事中具有可理解性
2. 人格同一性保证了叙事性自我的可理解性
二、传统提供了自我与共同体联结的社会背景
三、自我与共同体在实践中联结的内在结构
1. 内在于实践中的善规定了自我与共同体的联结
2. 践行美德以构建且维系各种形式的人类共同体
3. 社会目的论呈现了自我与共同体联结的内在逻辑
四、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美德何以可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由主义与爱国主义[J]. 刘擎. 学术月刊. 2014(11)
[2]宽容与冲突的善[J]. A.麦金太尔,汤雁斐. 世界哲学. 2014(06)
本文编号:3508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0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