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公共空间的伦理秩序建构研究——以公交车场域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1 12:19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结构逐步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在现代性公共空间领域内,其关系主体尤以陌生人为主,由此构成了陌生人公共空间伦理。如何规制陌生人公共空间伦理,建构起良好的伦理秩序,这是当下面临并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议题。本文以公交车场域为例,公交车作为城市人出行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就其公共空间内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为陌生人公共空间伦理秩序的建构提供些许可资借鉴的实施策略。研究表明,陌生人公共空间伦理秩序建构的策略可从以下四个层面着手:一是弘扬传统美德,提升个人修养;二是发挥舆论功能,培养责任意识;三是厘定公共规则,强化规则意识;四是完善法律法规,坚守伦理底线。
【文章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2020,41(1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陌生人公共空间与伦理秩序
1.1 陌生人公共空间
1.2 伦理秩序
2 陌生人公共空间的伦理失范现象
2.1 无视公共道德,行为“我行我素”
2.2 面对纠纷事件,予以“道德冷漠”
2.3 拒守公共规则,破坏公共秩序
3 陌生人公共空间伦理失范现象的成因分析
3.1 “个人主义”至上
3.2 道德舆论功能退化
3.3 “规则意识”缺位
4 陌生人公共空间的伦理秩序建构策略
4.1 弘扬传统美德,提升个人修养
4.2 发挥舆论功能,培养责任意识
4.3 厘定公共规则,强化规则意识
4.4 完善法律法规,坚守伦理底线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空间伦理视域下公德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J]. 曲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本文编号:3534667
【文章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2020,41(1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陌生人公共空间与伦理秩序
1.1 陌生人公共空间
1.2 伦理秩序
2 陌生人公共空间的伦理失范现象
2.1 无视公共道德,行为“我行我素”
2.2 面对纠纷事件,予以“道德冷漠”
2.3 拒守公共规则,破坏公共秩序
3 陌生人公共空间伦理失范现象的成因分析
3.1 “个人主义”至上
3.2 道德舆论功能退化
3.3 “规则意识”缺位
4 陌生人公共空间的伦理秩序建构策略
4.1 弘扬传统美德,提升个人修养
4.2 发挥舆论功能,培养责任意识
4.3 厘定公共规则,强化规则意识
4.4 完善法律法规,坚守伦理底线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空间伦理视域下公德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J]. 曲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本文编号:3534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3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