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商品经济时代人类信仰矛盾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6 14:33
  商品经济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仅仅指一种经济形态,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分期,商品经济它还代表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信仰作为一种社会结构中的文化范畴,它是人作为人独特价值追求的最高层次表现,标志着人对终极价值的肯定与持有,表征着人对其生存根基的探索与寻求。现在,人们对商品经济的主要置疑就是认为是商品经济造成了人类的信仰危机,本文试图以商品经济时代人类的信仰矛盾为视角,考察商品经济社会人类信仰追求的特征和危机的根源,从而在理论的层面上厘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人类信仰追求之间的内在关系,帮助人们理性地认识现在的信仰危机。本文总体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为文化价值追求的人类信仰”。该部分由四个问题组成。首先,笔者对信仰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信仰的本质是人作为人的自我超越性。它的根本特性是超越当下,指向未来。人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而人的本性却追求无限,人正是借助于信仰活动而实现自我超越,信仰也据此成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特有的和最高的精神的标志。其次,笔者分析了信仰的人性基础,认为信仰源于人类独特的二重化存在方式——实践。信仰就是实践从现实奔向理想,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的过程中的意志冲动和精神升...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作为文化价值追求的人类信仰
    一、 信仰的本质:人作为人的自我超越性
    二、 信仰的人性基础:人类独特的二重化存在方式
    三 、 作 为 人 类 价 值 追 求 最 高 层 次 的 表 现 , 信 仰 是 对 终 极 的 关 怀
    四、 从文化价值角度考察信仰与宗教的关系
第二章 商品经济时代人类信仰追求的特征
    一、 信仰方式的变化:从虚幻超验走向现实世俗
    二、 信仰对象的变化:从至上的神走向主体的人
    三、 信仰追求客观化结果的变化:从人在神圣形象中的异化到人在非神圣形象
第三章 物化的时代与信仰危机
    一、 物欲与心灵--崇高的悖论
    二、 现实与未来--终极的悖论
    三、 个体与社会--自由的悖论
第四章 对信仰危机的理解与回应
    一、 从时代性和人类性统一的视角分析人类信仰的历史变化
    二、 从社会转型角度看当代的信仰危机
    三、 西方的信仰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 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仰三议题[J]. 李敏,李太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2]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 万俊人.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3]意义求索与宗教信仰──对当今宗教热现象的一种注解[J]. 成穷.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4]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J]. 荆学民,李旭炎.  南开学报. 1999(02)
[5]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J]. 丰子义.  天津社会科学. 1997(01)
[6]信仰的对立:马克思主义与宗教[J]. 刘建军.  教学与研究. 1988(06)
[7]重建新世纪的价值观[J]. 陈■清.  新华文摘. 2001 (01)



本文编号:3592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92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