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发布时间:2022-01-19 11:45
在四个多世纪的中国典籍英译的历史过程中,西方译者对儒家经典的认知方式千差万别。其中,传教士译者从宗教观点出发,对儒家伦理进行了基督教化伦理认知隐喻。这种现象表明,重大思想文化典籍翻译方式总是服务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不仅是传教,还有文化同化的目的。这种做法可以通过"儒教"与基督教的"共性",在西方读者中宣扬基督教伦理的普遍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儒教"在基督教徒读者中的可接受性。所以,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在某种程度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有力引擎。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God”“Spirit”与我国古代的“上帝”与“神”
二、从基督教教义到儒家伦理准则
三、基督教道德术语对儒家伦理概念的隐喻
1. path与道
2. virtue与仁、德
四、结语
本文编号:3596793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God”“Spirit”与我国古代的“上帝”与“神”
二、从基督教教义到儒家伦理准则
三、基督教道德术语对儒家伦理概念的隐喻
1. path与道
2. virtue与仁、德
四、结语
本文编号:3596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9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