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传统孝观念及其现代意义评析

发布时间:2022-01-26 02:55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处理好父母与子女、晚辈与长辈关系的一个重要道德规范。孝是人伦之本,道德之源。孝在中国传统伦理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社会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传统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孝是一种反映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道德观念,是具有生命力的不断流转变化的学说。现代社会,研究孝的问题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力图结合时代的新特点论述传统孝观念的创造性转化问题,并对如何建构体现时代特色的新孝道模式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传统孝观念概述。根据古人的解释,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同其他人类道德一样,孝观念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从西周到宋元明清,孝经历了从宗教伦理到家庭伦理,再到政治伦理的演变过程。传统孝观念的产生是有历史必然性的,它是封建农业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在家庭伦理关系上的反映。在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实践中孝的内涵不断发展变化,但其主导性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即养亲敬亲、顺亲谏亲、扬名显亲和葬亲祭亲。第二部分:传统孝观念的历史评析。“百善孝为先”这...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传统孝观念概述
    (一) 传统孝观念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
    (二) 传统孝观念的主要内容
二、传统孝观念的历史评析
    (一) 传统孝观念在古代社会伦理体系中的地位
    (二) 传统孝观念在发展中呈现出的特点
    (三) 传统孝观念的历史价值评析
三、传统孝观念的现代意义
    (一) 传统孝观念现代意义的阐释
    (二) 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孝道模式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孝道观与现代文明[J]. 林丽春.  龙岩师专学报. 2001(02)
[2]论传统孝道的文化生态根源[J]. 朱岚.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 2001(01)
[3]论春秋战国之际“孝”观念的变迁[J]. 康德文.  社会科学战线. 1997(04)
[4]“孝”的文化内涵及其嬗变——“孝” 字的文化阐释[J]. 宋金兰.  青海社会科学. 1994(03)



本文编号:3609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09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