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王夫之的义利观

发布时间:2022-10-20 20:34
  义利观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历代思想家 们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王夫之在继承前哲义利思想的基础上, 对我国古代“义利之辩”发展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传 统义利观进行了全面的、辩证的分析,并给予了批判性的总结,反映 了当时的时代精神。 王夫之在继承前哲义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立人之道曰义,生 人之用曰利。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害,人用不生”的观点。把 义看作是人类生活的根本所在及人类生活道德价值的衡量尺度。王 夫之以义为是,以利为非的道德评价模式,继承了传统道义论的思想 精华。 王夫之主张贵义重利,义利统一,义利相互依存,共同满足人们 的社会生活。并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义利的辩证统一。第一,利中有 义。道德不能离开人的物质生活抽象地存在,物质利益具有道德上 的合理性;第二,义中有利。道德本身...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英文)
内容摘要(中文)
正文
    一、 王夫之义利观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 义利观及义利的涵义
        (二) 传统的义利观
    二、 王夫之的义利观
        (一) 义为道德评价的标准
        (二) 义利的辩证统一
        (三) 义利的层次性分析及其相对性
        (四) 君臣之义与民族大义
    三、 王夫之义利观的社会意义
        (一) 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意义
        (二) 今日的现实意义
结语
注释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明清伦理思潮社会性质的两个问题[J]. 唐凯麟.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4)
[2]关于王船山伦理思想的几个问题:与蔡尚思先生商榷[J]. 陈家鼎.  益阳师专学报. 1992(04)



本文编号:3695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95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6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