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家庭情感取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8 21:48
《诗经》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家庭生活是周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研究《诗经》中描写家庭生活的诗中所反映出的家庭伦理观,不仅有利于了解当时人们的家庭情感取向,对当代人们的家庭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探讨《诗经》的婚姻爱情诗所反映出的夫妻之伦。婚姻是夫妇的开始,而夫妇是伦行的基础。只有男女之间有了稳定的婚姻关系,才能形成其他的诸如父子、兄弟等社会关系。《诗经》婚姻爱情诗内容丰富多彩,其间流露出的伦理情味则有重视亲迎之礼、祈愿多子多福、期盼生活美满等。 第二章:探讨《诗经》家庭生活中的亲子之伦。《诗经》中描述亲子之伦的诗歌深情表达了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子女以食物养父母,以“敬”、“慰”事父母的孝心。 第三章:探讨《诗经》中的同胞之伦。《诗经》家庭伦理思想中的兄弟之伦,其情感取向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为兄弟亲和,兄弟间相亲相爱,和睦相处。二为兄弟互助,兄弟间互相救助,同心合意,外御他人之侵辱。三为兄弟互信,不听信他人谗言,和睦团结,彼此信赖。而相比于兄弟之伦,《诗经》中的兄妹之伦却随着礼教的束...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有爱有怨的夫妻之情
第一节 亲迎的隆重与喜庆
一、贵族的亲迎之礼
二、士的亲迎之礼
第二节 多子多福的祈盼
一、祝祷君王贵族多子多福
二、普通民众多子多孙的愿望
第三节 夫妻生活恩爱和谐
第四节 离别相思绵绵不绝
一、征战行役,刻骨相思
二、阴阳相隔,思念不绝
第五节 婚姻的不和谐音调——弃妇
一、失宠但保持婚姻形式的弃妇
二、被休弃逐出家门的弃妇
第二章 父慈子孝的亲子之情
第一节 父母的慈幼之情
一、对子女的抚养教育
二、对子女的牵挂
三、子女的区别对待
第二节 子女的孝养之情
一、体恤父母的辛劳,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以食物养父母,以“敬”、“慰”事父母
三、怀念家中的父母,向往久违的亲情
四、追祭去世的父祖,继承父母的遗志
第三章 如手如足的同胞之情
第一节 兄弟之情
一、和谐和睦,相亲相爱
二、团结友爱,关怀互助
三、勿听谗言,相互信任
第二节 兄妹之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诗经》中的兄弟姐妹关系[J]. 吕静.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2]《诗经·齐风·著》与周代亲迎之礼考论[J]. 孔德凌.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3]《诗经》中所见的家庭伦理观念[J]. 边思羽.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1(12)
[4]《诗经·常棣》兄弟、朋友轻重关系试释[J]. 汪文学.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5]《诗经》时代的生育观:多子多孙的祈盼[J]. 周传燕.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6)
[6]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J]. 王苏. 前沿. 2008(05)
[7]《诗经》中的亲情[J]. 白景民.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8]《诗经》“德”范畴的形上义蕴[J]. 肖雁. 中国哲学史. 2007(02)
[9]周颂的和谐理念及其现实意义[J]. 陈开梅. 大连大学学报. 2007(02)
[10]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人多元的婚姻观[J]. 路雪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
博士论文
[1]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D]. 王歌雅.黑龙江大学 2006
[2]冲突与融合[D]. 李桂梅.湖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诗经》中的家庭伦理关系研究[D]. 王春梅.曲阜师范大学 2012
[2]先秦两汉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D]. 汤洁娟.陕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7345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有爱有怨的夫妻之情
第一节 亲迎的隆重与喜庆
一、贵族的亲迎之礼
二、士的亲迎之礼
第二节 多子多福的祈盼
一、祝祷君王贵族多子多福
二、普通民众多子多孙的愿望
第三节 夫妻生活恩爱和谐
第四节 离别相思绵绵不绝
一、征战行役,刻骨相思
二、阴阳相隔,思念不绝
第五节 婚姻的不和谐音调——弃妇
一、失宠但保持婚姻形式的弃妇
二、被休弃逐出家门的弃妇
第二章 父慈子孝的亲子之情
第一节 父母的慈幼之情
一、对子女的抚养教育
二、对子女的牵挂
三、子女的区别对待
第二节 子女的孝养之情
一、体恤父母的辛劳,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以食物养父母,以“敬”、“慰”事父母
三、怀念家中的父母,向往久违的亲情
四、追祭去世的父祖,继承父母的遗志
第三章 如手如足的同胞之情
第一节 兄弟之情
一、和谐和睦,相亲相爱
二、团结友爱,关怀互助
三、勿听谗言,相互信任
第二节 兄妹之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诗经》中的兄弟姐妹关系[J]. 吕静.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2]《诗经·齐风·著》与周代亲迎之礼考论[J]. 孔德凌.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3]《诗经》中所见的家庭伦理观念[J]. 边思羽.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1(12)
[4]《诗经·常棣》兄弟、朋友轻重关系试释[J]. 汪文学.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5]《诗经》时代的生育观:多子多孙的祈盼[J]. 周传燕.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6)
[6]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J]. 王苏. 前沿. 2008(05)
[7]《诗经》中的亲情[J]. 白景民.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8]《诗经》“德”范畴的形上义蕴[J]. 肖雁. 中国哲学史. 2007(02)
[9]周颂的和谐理念及其现实意义[J]. 陈开梅. 大连大学学报. 2007(02)
[10]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人多元的婚姻观[J]. 路雪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
博士论文
[1]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D]. 王歌雅.黑龙江大学 2006
[2]冲突与融合[D]. 李桂梅.湖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诗经》中的家庭伦理关系研究[D]. 王春梅.曲阜师范大学 2012
[2]先秦两汉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D]. 汤洁娟.陕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7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9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