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11:00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动物是自然界中与人类最为亲近的种群,人类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必须协调好人与动物的关系。并且人们不能单单把眼光放在西方的理论之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对动物的深深关切之情。禁止残害动物、珍惜生命、猎杀动物时要有时问限制等思想,在儒家思想中都散发着光芒,也对我们解决动物的生存问题提供了一大理论支持。 首先,本文论述了动物伦理的基本内涵,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界定。动物伦理是有关人与动物关系的理论体系。而人类独具的同情心是动物权利的伦理学依据之一 其次,本文对儒家的主要动物伦理的观点进行了梳理。首先,中国儒家以敬畏生命为理论教导人们要爱护动物。其次,儒家的思想有仁民爱物、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这种人文情怀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智慧,也是应对当前动物伦理缺失的重要的理论指导。最后,儒家把动物作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把动物当做自己的同胞兄弟,这些均源自于儒家独特的感情心理基础。而且还论述了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古代社会的实践表现。 再次,本文对儒家的动物伦理与道家、佛家的动物伦理观点以及西方动物...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2 本选题的意义
2 动物伦理的基本界定
2.1 动物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1.1 动物伦理思想的萌芽期
2.1.2 动物伦理思想的形成期
2.1.3 动物伦理思想的发展期
2.2 动物伦理思想的内涵界定与原则
2.2.1 动物伦理思想的内涵及基本概念
2.2.2 动物伦理的原则
3 儒家动物伦理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表现
3.1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基本内容
3.1.1 天地之大德曰生
3.1.2 人禽之辨
3.1.3 禁"从兽无厌"扬"恩及禽兽"
3.1.4 仁民爱物
3.1.5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3.2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3.2.1 爱的差等性
3.2.2 时序性
3.2.3 整体性
3.3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实践表现
3.3.1 在政策制度方面
3.3.2 在法律法规方面
3.3.3 在经济发展方面
4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比较分析
4.1 儒家与道家
4.1.1 贵物有序与道载万物
4.1.2 仁爱万物与物生谓德
4.1.3 其他方面的认识的区别
4.2 儒家与佛家
4.2.1 万物一体与依正不二
4.2.2 爱的差等与慈爱众生如己身
4.2.3 君子远庖厨与好生戒杀
4.3 儒家与西方动物伦理思想
4.3.1 动物解放论和儒家动物伦理
4.3.2 文化心理层面的差异
4.3.3 渗透着不同动物伦理思想的法律法规
5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的当代意义
5.1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的当代意义
5.1.1 推动动物伦理的公众教育
5.1.2 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5.1.3 推动消费结构调整
5.1.4 推动动物伦理的法律建设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 任俊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3)
[2]中国古代的自然保护[J]. 罗桂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3]中西方环境伦理思想比较[J]. 饶欣.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4]生态危机与人性危机[J]. 曹孟勤.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10)
[5]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J]. 曹瑄玮,李瑞丽.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03)
[6]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J]. 何怀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02)
[7]环境伦理与环境法[J]. 陶锡良. 政治与法律. 1996(02)
硕士论文
[1]动物福利保护立法研究[D]. 徐若兰.安徽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16631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2 本选题的意义
2 动物伦理的基本界定
2.1 动物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1.1 动物伦理思想的萌芽期
2.1.2 动物伦理思想的形成期
2.1.3 动物伦理思想的发展期
2.2 动物伦理思想的内涵界定与原则
2.2.1 动物伦理思想的内涵及基本概念
2.2.2 动物伦理的原则
3 儒家动物伦理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表现
3.1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基本内容
3.1.1 天地之大德曰生
3.1.2 人禽之辨
3.1.3 禁"从兽无厌"扬"恩及禽兽"
3.1.4 仁民爱物
3.1.5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3.2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3.2.1 爱的差等性
3.2.2 时序性
3.2.3 整体性
3.3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实践表现
3.3.1 在政策制度方面
3.3.2 在法律法规方面
3.3.3 在经济发展方面
4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比较分析
4.1 儒家与道家
4.1.1 贵物有序与道载万物
4.1.2 仁爱万物与物生谓德
4.1.3 其他方面的认识的区别
4.2 儒家与佛家
4.2.1 万物一体与依正不二
4.2.2 爱的差等与慈爱众生如己身
4.2.3 君子远庖厨与好生戒杀
4.3 儒家与西方动物伦理思想
4.3.1 动物解放论和儒家动物伦理
4.3.2 文化心理层面的差异
4.3.3 渗透着不同动物伦理思想的法律法规
5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的当代意义
5.1 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的当代意义
5.1.1 推动动物伦理的公众教育
5.1.2 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5.1.3 推动消费结构调整
5.1.4 推动动物伦理的法律建设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 任俊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3)
[2]中国古代的自然保护[J]. 罗桂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3]中西方环境伦理思想比较[J]. 饶欣.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4]生态危机与人性危机[J]. 曹孟勤.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10)
[5]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J]. 曹瑄玮,李瑞丽.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03)
[6]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J]. 何怀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02)
[7]环境伦理与环境法[J]. 陶锡良. 政治与法律. 1996(02)
硕士论文
[1]动物福利保护立法研究[D]. 徐若兰.安徽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16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71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