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特征及其现实价值

发布时间:2022-12-11 03:36
  自工业化以来,生态与工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倡导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其中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站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视角上,倡导“知常知和”的平衡理念,立足于“知足知止”的实践原则,体现了“寄情山水”的伦理情怀。以高度的哲学性、深沉的宇宙性和朴实的自然性彰显出宝贵的价值品质。挖掘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为解决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生态问题提供重要思想指导和理论渊源,有利于更好更实际地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文章开始主要解释了该论文的选题理由和选题意义,并从当代学者对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特征的研究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梳理和简单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章的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之处。其中文章的研究目标是要首先回归文本,深度剖析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依据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其精神主旨。其次在与先秦儒墨两家生态思想对比基础上得出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局限性。最后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当下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背景,试图运用先秦道...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理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一、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物我为一的整体视角
        1.法自然之道乃万物之母
        2.“万物与我为一”
    (二)“知和曰明”的平衡理念
        1.“和曰常”
        2.“知和曰明”
    (三)知足知止、顺乎自然的实践原则
        1.知足故常足,知止故不殆
        2.“缘督以为经”的开发原则
    (四)自然无为成就“至德之世”的伦理追求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自然无为的行为方式
        3.“至德之世”——终极生态伦理目标
二、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特点及局限性
    (一)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独特之处
        1.顺物自然型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思想
        2.人道法天道的生态道德演进
        3.万物平等的生态理念
        4.从生态整体主义出发的实践原则
    (二)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局限性
        1.弱化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忽略了生态环境内部斗争的必然性
        3.忽视了人类社会的特殊性
        4.片面看待人的实践活动,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合理成分
        5.农耕文明的历史局限性
三、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对我国构建生态伦理体系的理论意义
        1.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2.树立万物齐一的生态价值观
        3.树立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
        4.坚持无为之为的开发原则
        5.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观
    (二)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1.执政者顺天法道,“无为而治”
        2.借鉴“缘督以为经”的开发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
        3.加强“知足知止、少私寡欲”的生态理念教育
        4.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德之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1.参考书目
    2.参考文章
致谢



本文编号:3718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718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