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居民诚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0 21:52
诚信是做人做事根本,也是社会关系润滑剂,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城市居民的诚信缺失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城市居民的诚信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的诚信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明确诚信缺失的主体,本文首先对城市居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我国当代城市居民的特点,进一步指明城市居民诚信缺失存在的危害。其次,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经济生活和网络生活四个方面分别阐释城市居民诚信缺失的表现,以明确当前城市居民诚信缺失问题的严重性。再次,透过这些现象挖掘出我国城市居民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直接导致城市居民诚信缺失,政府信用失效对城市居民诚信观起到误导作用,制度缺失导致城市居民诚信“他律”的弱化,忽视诚信教育导致城市居民对诚信认知不足。最后,针对我国城市居民诚信缺失的原因,明确指出重构我国城市居民诚信体系的举措有:完善市场经济相关制度,为诚信保驾护航;政府及政府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当代特色,运用网络传媒重构我国城市居民的诚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学者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重点及难点
第2章 我国城市居民诚信问题的概述
2.1 城市居民的概述
2.1.1 城市居民的界定
2.1.2 我国当代城市居民的特点
2.2 诚信文化的探源
2.2.1 西方社会的诚信观
2.2.2 我国社会中的诚信观
2.3 诚信缺失的危害
2.3.1 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3.2 加速道德水平滑坡,败坏社会风气
2.3.3 破坏社会安定,加大社会治理难度
第3章 我国城市居民诚信缺失的表现
3.1 社会生活中频现人情冷漠
3.1.1 陌生人之间不信任
3.1.2 “杀熟”现象越来越严重
3.2 职业生活中丧失职业道德
3.2.1 纪律涣散,工作不负责任
3.2.2 不讲信誉,弄虚作假
3.2.3 服务意识淡薄,有违公道
3.3 经济生活中逐渐丧失理性
3.3.1 偷税漏税屡禁不止
3.3.2 债务纠纷泛滥
3.4 网络生活中充斥造谣诈骗
3.4.1 网络诈骗防不胜防
3.4.2 网络造谣愈演愈烈
第4章 我国城市居民诚信缺失的原因
4.1 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直接导致城市居民诚信缺失
4.1.1 产权制度不完善是城市居民诚信缺失的根源
4.1.2 经济转型,导致原有社会共同体破裂
4.1.3 经济利益的驱动,诱使人的失信
4.2 政府信用失效对城市居民诚信观起到误导作用
4.2.1 政府政策缺乏连续性,可信度不高
4.2.2 政府官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为失范
4.3 制度缺失导致城市居民“他律”的弱化
4.3.1 法制缺失导致城市居民失信成本低下
4.3.2 信用监督体系缺失,导致城市居民失信无“后顾之忧”
4.4 忽视诚信教育导致城市居民对诚信认知不足
4.4.1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建设
4.4.2 城市居民个人信仰缺失,精神世界空虚
第5章 我国城市居民诚信体系重构的举措
5.1 完善市场经济相关制度,为诚信保驾护航
5.1.1 健全产权制度,以产权为基础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5.1.2 加强诚信立法,树立诚信体系的法律权威
5.1.3 建立广泛的信用评价管理体系
5.2 政府及政府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
5.2.1 政府要切实注重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连续性
5.2.2 切实提高政府行政人员的素质,提升政府诚信度
5.2.3 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坚决遏制和打击腐败
5.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5.3.1 增强我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进行社会主义的诚信观教育
5.3.2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树立我国城市居民的文化信仰
5.3.3 端正城市居民的认识,切实树立城市居民个人的诚信思想
5.4 结合当代特色,运用网络传媒重构我国城市居民的诚信
5.4.1 加强网络监管,对网络失信行为予以追究
5.4.2 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对失信行为的舆论监督
第6章 结论
6.1 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6.2 诚信建设要吸收借鉴中外文化成果
6.3 论文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本文编号:3739977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学者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重点及难点
第2章 我国城市居民诚信问题的概述
2.1 城市居民的概述
2.1.1 城市居民的界定
2.1.2 我国当代城市居民的特点
2.2 诚信文化的探源
2.2.1 西方社会的诚信观
2.2.2 我国社会中的诚信观
2.3 诚信缺失的危害
2.3.1 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3.2 加速道德水平滑坡,败坏社会风气
2.3.3 破坏社会安定,加大社会治理难度
第3章 我国城市居民诚信缺失的表现
3.1 社会生活中频现人情冷漠
3.1.1 陌生人之间不信任
3.1.2 “杀熟”现象越来越严重
3.2 职业生活中丧失职业道德
3.2.1 纪律涣散,工作不负责任
3.2.2 不讲信誉,弄虚作假
3.2.3 服务意识淡薄,有违公道
3.3 经济生活中逐渐丧失理性
3.3.1 偷税漏税屡禁不止
3.3.2 债务纠纷泛滥
3.4 网络生活中充斥造谣诈骗
3.4.1 网络诈骗防不胜防
3.4.2 网络造谣愈演愈烈
第4章 我国城市居民诚信缺失的原因
4.1 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直接导致城市居民诚信缺失
4.1.1 产权制度不完善是城市居民诚信缺失的根源
4.1.2 经济转型,导致原有社会共同体破裂
4.1.3 经济利益的驱动,诱使人的失信
4.2 政府信用失效对城市居民诚信观起到误导作用
4.2.1 政府政策缺乏连续性,可信度不高
4.2.2 政府官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为失范
4.3 制度缺失导致城市居民“他律”的弱化
4.3.1 法制缺失导致城市居民失信成本低下
4.3.2 信用监督体系缺失,导致城市居民失信无“后顾之忧”
4.4 忽视诚信教育导致城市居民对诚信认知不足
4.4.1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建设
4.4.2 城市居民个人信仰缺失,精神世界空虚
第5章 我国城市居民诚信体系重构的举措
5.1 完善市场经济相关制度,为诚信保驾护航
5.1.1 健全产权制度,以产权为基础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5.1.2 加强诚信立法,树立诚信体系的法律权威
5.1.3 建立广泛的信用评价管理体系
5.2 政府及政府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
5.2.1 政府要切实注重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连续性
5.2.2 切实提高政府行政人员的素质,提升政府诚信度
5.2.3 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坚决遏制和打击腐败
5.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5.3.1 增强我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进行社会主义的诚信观教育
5.3.2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树立我国城市居民的文化信仰
5.3.3 端正城市居民的认识,切实树立城市居民个人的诚信思想
5.4 结合当代特色,运用网络传媒重构我国城市居民的诚信
5.4.1 加强网络监管,对网络失信行为予以追究
5.4.2 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对失信行为的舆论监督
第6章 结论
6.1 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6.2 诚信建设要吸收借鉴中外文化成果
6.3 论文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本文编号:3739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739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