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当代应用伦理学方法——基于方法史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5-29 09:11

  本文关键词:论当代应用伦理学方法——基于方法史的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应用伦理学方法史的考察表明,当代应用伦理学的方法是基于反思平衡的道德推理。道德推理不是一个机械的单向的一次性推理过程,而是一个有机的、双向互动式的反复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对实际所面临道德问题的解决以伦理理论为基点,它关于行动的结论是一个有其独特的道德意蕴的规范性判断,这决定了其推理进路的伦理色彩。同时,基于反思平衡的道德推理还在关注实践道德问题的促动下反思、发展道德理论。当代应用伦理学的道德推理方法的发展过程完整地呈现了其自身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并且深刻揭示出:当代应用伦理学实质上是伦理学自身在批判、反思元伦理学进路的基础上向规范伦理学的回归。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伦理研究所;
【关键词】当代应用伦理学方法 道德推理 规范伦理学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在当代应用伦理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在应用伦理学方法问题上存有较大争议:有的学者不认同应用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因而也不认同有所谓的应用伦理学方法。有的学者虽认同应用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独立性,但并不认同应用伦理学方法的独立性。既有的关于应用伦理学方法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启福;;理解与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诠释学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陈天梅;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彭凤莲;;商业贿赂的社会文化成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孟凡平;;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及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陶艳华;于爱英;;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实践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马腾;;儒家“中庸”之传统法文化观照[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7 季中扬;;论西方美学思想史中的快感概念[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8 刘炜;胡海军;;网络事件及其道德冲突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1期

9 吴向东;;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冯淑玲;;德性的困境[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中和”思想的伦理内涵及其现代价值[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永缜;;人类面向未来的路向选择:共生时代[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尹晶;樊勇;;化学工程主体的责任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郭芝叶;文成伟;;我国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科技伦理观探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黄佳;;詹森派视野中的“利玛窦规矩”——以《耶稣会士的实用伦理学》第二卷为中心[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常叶青;;财务决策思维范式之转换:中西方决策思想之比较[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黄超;;托马斯·阿奎那论激情的伦理学意义[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六辑[C];2007年

10 何岩巍;;试论中世纪晚期耶稣会法学家王权至上思想与政治家派君主主权思想的内在一致性[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学的兴起与法律教育[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朱勤;实践有效性视角下的工程伦理学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彭启福;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石庆波;公元前4世纪雅典城邦的相对稳定与公民的政治参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孙振华;网络语境下自然人格的法律扩展[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鲁东海;电视新闻伦理的道德冲突与救治[D];南昌大学;2010年

5 叶济君;基于权力制约的行政伦理制度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张倩倩;罗尔斯“正义稳定性”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方美红;城乡差别视角中农村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罗田;城市交通理念绿色转向研究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红艳;我国艾滋病预防中的主要生命伦理难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韩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构成与分担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宗磊;应用伦理学的应用[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甘绍平;论应用伦理学[J];哲学研究;2001年12期

3 陈国跃;;关于“应用伦理学”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资料通讯;2001年05期

4 陈泽环;应用伦理学的拓新之作——读《跨世纪伦理新视野丛书》[J];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叶 勤;“第二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2年01期

6 邓志伟;应用伦理学难点问题反思[J];哲学动态;2002年03期

7 唐凯麟,彭定光;论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使命[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8 毛羽;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新走势——澳大利亚访学见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吴新文;反思应用伦理学——兼论应用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的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冯瑞梅;走进公民社会的应用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绍平;走进公民社会的应用伦理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孙春晨;应用伦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3 向玉乔;应用伦理学是应用和创新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7年

4 张容南;应用伦理学何以在当代兴起?[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孙春晨;应用伦理学的意义及难题[N];光明日报;2001年

6 江畅;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深层关注及其旨趣[N];光明日报;2005年

7 韩庆祥;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应用伦理学[N];学习时报;2002年

8 陈泽环;学说史中的应用伦理学[N];光明日报;2007年

9 江怡;当代英美哲学:应用伦理学和公共哲学的兴起[N];学习时报;2007年

10 一鸿;诊断现代性的道德病症[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晓岑;应用伦理学:回归德性[D];河南大学;2014年

2 吴建萍;正义的嬗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欢;当代服饰伦理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磊;纳米伦理的困境与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谢忱;应用伦理学视阈的身体伦理探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当代应用伦理学方法——基于方法史的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04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