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杰对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贡献
本文关键词:罗国杰对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罗国杰教授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之心得,总结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结构模式、基本原则,并融通古今中西,建构了伦理学体系并形成自己的思想,推动了当代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他的贡献具体在于:梳理中国伦理思想史之源流,总括其内容,提炼其精华,把握其精神,分析其特点,研究其方法,继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为重要基础和立足点,广纳不同学术资源,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和"新德性论";以中国伦理思想史为重要价值资源,创新理论、传承文明、咨政育人,创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秉承弘道立德、躬行实践之古学传统和道德精神,立德、立功、立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关键词】: 罗国杰 中国伦理思想史 学术贡献
【分类号】:B82-09
【正文快照】: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罗国杰教授主持组建新中国高校第一个伦理学教研室,编撰伦理学三大教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融贯古今中西伦理思想,拓展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视野,创建了新中国伦理学体系,并在相关领域卓有建树。就中国伦理思想史而言,罗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赵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王建友;;“社会复合主体”与地方治理:关系、路径与边界[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周晓桂;道德建设的经济功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李玢;;基础道德建设与广泛性要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刘志洪;;唯心主义的三种含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黄玉顺;从认识论到意志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苏向荣;信仰及信仰论证的可能[J];长白学刊;2003年05期
9 刘兆仪,李娟;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法律机制的运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梦海;论19世纪德国唯心论与心理学趋向[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峻岭;;道德耻感的科学内涵[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信仰的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周海亮;;试论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伦理思想与江格尔的理想人格[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贾荣圣;常康;徐志成;;倡导美德善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以泰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选择为例[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学谦;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吉林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姚站军;“伦理大战略”理论建构及其实践透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晨;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珊珊;论和合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孙创锦;澳大利亚与印尼独立(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书纪;论社会转型中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廖亚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信仰系统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裔群;政府在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长效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姜颖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炜;海德格尔的技术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遂;道德自律的实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晨;先秦儒家宽仁思想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豳人;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新探索——读陈瑛主编《中国伦理思想史》[J];道德与文明;2004年05期
2 焦国成;郭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8年05期
3 李汉武;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的开拓之作——读《中国伦理思想史》[J];道德与文明;1986年02期
4 陈瑛;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1983年10期
5 熊坤新;;一部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专著——略评张岱年先生的《中国伦理思想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6 肖群忠;;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道德与文明;2011年01期
7 杨秀香;论有所依,古为今用[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7期
8 张锡勤;略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道德革命[J];哲学研究;1983年12期
9 方国根;;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梳理与理论阐释——读《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中下三册)[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10 牛冠恒;;“孝”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J];创造;2013年10期
本文关键词:罗国杰对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077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