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的双重效应
发布时间:2017-06-01 01:17
本文关键词:论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的双重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要分析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就需要先研究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它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从经济生活角度看,由于市场的繁荣,人们得以享受到丰富的商品,同时,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市场交换去获得属于自己的财富,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思想角度看,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思想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到市场运行机制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自由、平等的观念。但是同时,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缺点和弊端也使人们产生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等道德缺陷。因此,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大致就产生了这么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市场经济与人们道德的发展可以达到统一,我们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去推动人们思想道德的进步。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市场经济应该为道德滑坡负全部责任,,并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使道德丧失殆尽,人类将变得更加的自私而冷酷无情。 具体到我们国家,因为我国建国后主要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我们对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思考,主要开始于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后。在这一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我国的生产方式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也随之产生了很多变化,再加上西方各种理论、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也有了重大的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等靠要、大锅饭等思想彻底遭到了否定,人们开始向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效率、自由、公平、竞争等观念。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成就,人们在物质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小康水平。然而另一方面,我国部分国民的素质却没有相应的大幅度提高,反而在精神上表现得越来越空虚,甚至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道德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不断拷问着我们国人的良心,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在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本文也正是基于当下学者们比较关注的市场经济和道德关系问题而做出的一个初步研究。 本文的分析是从市场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开始入手的。由于有价格、供求和竞争这几个机制的共同作用,市场经济成为了能够促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最有效的手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进步,同时在思想上也促进了人们的自由、平等、竞争等观念的产生,这些观念促使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奋斗,更进一步地推动了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种生产特征被概括为“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有其合理的地方,需要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予以学习和借鉴,从而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经济人”假设也包含着不合理之处,如果不加以规范,就会出现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和“经济人”相对的是“道德人”假设,“道德人”把人看成是社会性的,人们会努力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进而社会财富的增加会给自己带来福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人”和“道德人”也都会在社会中出现,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其先进性的一面,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又要制定适当的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在分析了“经济人”和“道德人”之后,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道德产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的影响。最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的手段: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用社会主义制度来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辅之以制度约束并将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相结合。最终,我们一定可以实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谐。
【关键词】:市场经济 道德 唯物史观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第1章 市场经济的本质与“经济人”假设14-18
- 1.1 市场经济的本质及运行机制14-16
- 1.2 “经济人”假设与道德分析16-18
- 第2章 社会道德与“道德人”假设18-22
- 2.1 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变迁18-20
- 2.2 现代社会的“道德人”假设20-22
- 第3章 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的影响22-27
- 3.1 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的积极效应22-24
- 3.2 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的消极效应24-27
- 第4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文明建设27-34
- 4.1 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规范27-28
- 4.2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道德困境28-29
- 4.3 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建设路径29-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8
- 作者简介38-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J];道德与文明;2010年05期
2 李拉;;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与当今社会的两难现象[J];法制与社会;2010年19期
3 黄继锋;;从马克思主义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视域看社会主义道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12期
4 谭松贤;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J];理论月刊;2001年06期
5 黄明理;道德的层次性:辩证维度中的道德[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李元书,李宏宇;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争论[J];学术交流;1998年01期
7 苏彩和;市场经济的道德反思[J];学术论坛;2001年03期
8 卞继伟;如何评估市场经济对道德观念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万俊人;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10 王小锡;;论道德的经济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强;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的双重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112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