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亲思想在当代中国家庭的失范与重建
本文关键词:儒家孝亲思想在当代中国家庭的失范与重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孝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指导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作为中国家庭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孝亲伦理对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家庭和谐的构建以及对社会稳定的有着重要促进意义。在中国古代,“孝亲”维系着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儒家孝亲思想是中国传统孝亲理念的集大成者。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背景使得儒家孝亲理念不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日趋丰富与完善,并在原有要义的基础上对其他各家孝亲思想进行批判、吸收、借鉴与创新,最终确立其在中国家庭伦理的主导地位,引领人们构建“养亲、爱亲、敬亲、顺亲、忆亲”的家庭孝亲模式。儒家孝亲思想至南宋以后,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异化、形式主义、极端主义和愚昧主义,这些糟粕已经不适合后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鸦片战争以后,国内外各种思潮的侵袭以及文化的批判,使得儒家孝亲观念开始旁落。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孝亲道德却出现了严重危机,家庭不谐之音不绝于耳:家庭凝聚力不断减弱,代际冲突不断升级,离婚率居高不下。同时在近2亿老龄人口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境况更不容乐观:老人的赡养得不到妥善解决,虐待老人、戕害老人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些都不断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2013年7月1日新修正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也纳入了法律规制的范畴。这是对儒家孝亲思想的有效的补救,同时也凸现了传统孝亲理念在当代的淡薄、扭曲和下滑。虽然传统孝亲思想在当代屡见失范之事实,但我们依然不能否认儒家孝亲思想在我国家庭构建中的重要意义。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家庭伦理的不和谐,家庭孝亲伦理的沦丧呼唤着传统孝亲思想的回归。笔者认为须对儒家孝亲思想在“平等、义务双向、自然朴素”的原则下进行去粗取精,并结合时代要求对孝亲理念进行重建。同时,通过法律监督与保障、教育宣传与推广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与鼓励三个方面促使这种新型的“孝亲”思想在当代中国家庭实现。
【关键词】:儒家孝亲 中国家庭 失范 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3.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文献综述10-15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1-14
- 1.2.2 国外孝亲研究综述14-15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5-18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创新点15-18
- 第2章 儒家孝亲思想的解读18-28
- 2.1 儒家孝亲思想的历史沿脉18-22
- 2.1.1 诸家孝亲思想综述18-19
- 2.1.2 儒家孝亲思想的变迁19-22
- 2.3 儒家孝亲思想的主要内容22-24
- 2.3.1 孝心22-23
- 2.3.2 孝行23
- 2.3.3 孝祭23-24
- 2.4 儒家孝亲思想的价值评析24-28
- 2.4.1 正面价值24-25
- 2.4.2 负面价值25-28
- 第3章 中国家庭的调查研究28-34
- 3.1 与家庭相关的概念28-29
- 3.1.1 家庭功能28
- 3.1.2 家庭关系28-29
- 3.1.3 家庭结构29
- 3.2 中国家庭的分析29-34
- 3.2.1 中国传统家庭分析29-30
- 3.2.2 中国现代家庭分析30-34
- 第4章 儒家孝亲思想在当代家庭的失范与解析34-44
- 4.1 儒家孝亲思想的失范34-38
- 4.1.1 未成年子女失孝现状34-36
- 4.1.2 成年子女失孝现状36-38
- 4.2 儒家孝亲思想在当代家庭失范的解析38-44
- 4.2.1 家庭长者地位的旁落38-39
- 4.2.2 各种思潮的侵袭与批判39
- 4.2.3 当代家庭结构的变化39-40
- 4.2.4 儒家孝亲思想的教育缺位40-42
- 4.2.5 儒家孝亲思想的糟粕性42-44
- 第5章 儒家孝亲思想在当代家庭的重建44-50
- 5.1 新型“孝亲”思想的树立44-46
- 5.1.1 儒家孝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44-46
- 5.1.2 现代“孝亲”思想的主要内容46
- 5.2 儒家孝亲思想实现的机制46-50
- 5.2.1 法律监督与保障47-48
- 5.2.2 “孝”教育的宣传与推广48
- 5.2.3 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48-50
- 第6章 结论50-51
- 6.1 儒家孝亲的发展历程50
- 6.2 儒家孝亲的失范总结50
- 6.3 儒家孝亲的现代重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作者简介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英;一部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的好教材[J];山西老年;2005年08期
2 曹丽萍;;孝心·孝行·孝星——记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曹春芳[J];山西老年;2006年05期
3 李宝库;孟庆云;;孝亲敬老歌[J];新天地;2008年02期
4 崇恒;志平;叶健;小文;李翔;;奉献——记“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黄文明[J];学习导报;2006年10期
5 谭冬初;吕晓玲;;他是孝亲敬老的楷模[J];兵团建设;2007年03期
6 卢甲甲;;孝亲从童年开始[J];商周刊;2013年12期
7 樊燕飞;;骆家庄:评“和谐之星”,树邻里典范[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4年03期
8 ;孝亲敬老之星任天明[J];下一代;2005年12期
9 肖守渊;郑南昌;;儿媳真情待公公——记“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曾祥燕[J];老友;2005年10期
10 曾颂华;胡佳芳;;爱心托起“夕阳红”——记“三湘孝亲敬老之星”李龙[J];老年人;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昊锡耕;;孝亲敬老与道德建设[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侯崇德;;重视孝亲敬老教育 促进养老责任落实[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85期)[C];2011年
3 任先政;;孝亲敬老也要讲科学[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3期(总第87期)[C];2011年
4 李延学;;孝亲敬老“十做到”[A];陕西老年学通讯(总第98期)[C];2014年
5 余良禧;;镇安县举行“孝亲敬老”作文大赛颁奖大会[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3年第1期(总第93期)[C];2013年
6 顾嘉禾;;感悟于人瑞的家风[A];江苏老龄科研文集[C];2003年
7 马君斌;;浅谈“孝道”的源流及现状[A];江苏老龄科研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河平 实习生 张晓丹;省委宣传部召开学习“孝亲敬老”楷模座谈会[N];青海日报;2007年
2 见习记者 王路莎;我市22名“孝亲敬老之星”受表彰[N];郴州日报;2009年
3 刘杨;各地强化领导干部孝亲敬老意识[N];中国老年报;2011年
4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关颖;敬老孝亲 重在示范儿女[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记者 韩忠智;把孝亲敬老故事列入中小学教材[N];中国老年报;2007年
6 蔡永直;孝亲敬老评选表彰活动启动 全社会孝亲敬老做楷模[N];大众科技报;2006年
7 黄锦红 干江东;我省推荐孝亲敬老先进参加全国评选表彰[N];贵州日报;2006年
8 李宝库;把孝亲敬老故事列入教材[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高福生;孝亲敬老教育不可忽视[N];太原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赵新颜;我市召开“孝亲敬老”好儿女表彰大会[N];新乡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克新;儒家孝亲思想在当代中国家庭的失范与重建[D];东北大学;2014年
2 向阳;土家族传统孝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吉首大学;2008年
3 高岩;当下中国农村孝亲行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赵宜欢;唐代孝亲诗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5 王瑜;我国独生子女孝亲困境的伦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乔晓妍;中西方家庭德育之孝亲观的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儒家孝亲思想在当代中国家庭的失范与重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121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