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美德社会何以可能

发布时间:2017-06-01 20:04

  本文关键词:美德社会何以可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古以来,美德社会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形成。美德社会是一个崇德向善的道德共同体,是个人完善与社会完善的统一。美德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必须从构成社会的人以及社会本身寻找依据。自我完善的道德需要是建构美德社会的人性根基,崇德向善的价值诉求是建构美德社会的内在依据。道德的个人构成了美德社会的微观基础,而道德的社会是建构美德社会的宏观背景。罗尔斯的良序社会是美德社会的当代典范。善治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美德社会则是善治的归宿。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美德社会 道德共同体 自我完善 崇德向善 善治
【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梦的伦理支撑研究”(2014WTB21)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道德共同体是美德赖以成长的土壤。家庭、社会、国家等都是道德共同体的不同表现形式。我们认为,建构美德社会是培育美德的一个重要途径。自古以来,美德社会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形成。在中国,儒家的大同社会反映了人们对美德社会的美好憧憬;在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7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美德社会何以可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13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8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