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环境哲学的视域空间与研究范围

发布时间:2017-06-06 02:12

  本文关键词:环境哲学的视域空间与研究范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学并不构成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和认知源泉,环境哲学的真正源头智慧是哲学和环境学。环境哲学构成哲学和环境学的共同实践形态;哲学和环境学却分别为环境哲学提供理解的方式和认知的方式。以理解的方式来审查环境,形成环境本体论,包括环境本原论、环境生成论和环境本质论:环境本原论探讨,必然要发现宇宙创化之野性狂暴创造力与理性约束秩序力的对立统一张力;环境生成论拷问,必然要指向对环境自组织机能的把握;环境本质论考察,必然要揭示环境之内在的生生本性和外在的自在方式。以认知的方式来审查环境,则形成环境认知论,它关注环境存在演变的自生规律及运动机制,包括环境认知的依据、前提、条件和环境认知的范式、途径以及环境知识生成论。反过来看,环境科学是对环境的正面研究,意在于多元探求环境之自生规律及自在运动机制,由此形成宇宙环境科学和地球环境科学;环境哲学却是对环境的反面研究,意在于探讨环境变异规律及逆向运动机制,由此形成环境哲学之本体论研究和认知论研究,必然要为其实践论研究所统合,或曰,将哲学的理解方式和环境学的认知方式统合起来的是实践的方式,这就是环境伦理学。它着重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确立环境道德的基础,构建环境原理,包括环境自生境原理和环境逆生化原理,前者由宇宙的自创生和它创生原理、自然的生变原理和生命的生生原理所构成,后者即环境逆向编程的层累原理、突变原理和环境滑向自毁灭的边际效应原理;二是明确环境道德的边界,确立环境、生命、人共在互存和共生互生;三是实现传统伦理对环境伦理的融会和环境伦理对传统伦理的贯通,构建以"生、利、爱"原理和权责对等原理为导向的环境—伦理规范体系。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关键词】环境哲学 环境本体论 环境认知论 环境实践论 环境方法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气候伦理研究”(14BZX100)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对环境哲学(environmental philosophy),本人从来是虔诚地敬仰之,但自从完成《环境伦理学的困境反思与重建》2后,这种基于本能的虔敬看法被迫改变。客观论之,环境哲学研究虽已近40年,但它并没有形成相对自性的自我,而是形象杂芜、问题甚多甚至相互纠缠。溯其原因,实乃自身在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文;卢风;;重构环境哲学的契机与趋向[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2 李亚宁;论环境哲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庄穆;生态环境哲学之思:趋向、性质与意旨[J];哲学动态;2004年05期

4 程亦欣;环境哲学三题[J];哲学研究;2004年10期

5 沈铭贤;发展呼唤价值理念的变革——读王正平《环境哲学》断想[J];伦理学研究;2005年06期

6 薛富兴;;环境哲学的基本理念[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7 卢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全国生态文明与环境哲学高层论坛”述评[J];哲学动态;2009年08期

8 杨兴玉;;灾害哲学——环境哲学研究的一种新拓展[J];阴山学刊;2009年06期

9 华启和;;交锋 交流 交融——“科学发展观与环境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中国环境哲学年会会议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0年01期

10 郭辉;;打开环境哲学大门的钥匙——评贝安德、劳若诗《理解环境哲学》[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文彪 (作者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佛教环境思想与西方当代的环境哲学[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顺应自然追求发展质量[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3 记者吕莎 通讯员 吴玑超 刘跃 黄坚亮;重视环境哲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星辰;当代生活消费问题的环境哲学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2 朱清桃;马克思的环境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戚海茹;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境哲学思想及其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静;论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赵艳芳;论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士英;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环境哲学若干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辩证法理念[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玉杰;环境哲学新走向—环境实用主义[D];西南大学;2012年

9 刘辰;中国古代环境哲学视阈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环境哲学的视域空间与研究范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25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