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17:24

  本文关键词: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来保存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后剩余优质胚胎的冷冻保存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人类胚胎冷冻技术已经作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常规、必备技术而得到广泛应用。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提高体外受精累积妊娠率并能够延长不孕不育夫妇生育能力,但是它在给不孕不育夫妇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本论文意在探讨这些伦理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健康发展。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相关伦理争议研究的概述。第二部分,从个体伦理、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三个层面对人类胚胎冷冻技术运用带来的伦理问题进行阐述。个体伦理层面涉及到的是人类胚胎的“地位”问题;家庭伦理层面主要是对传统家庭理念以及传统“亲子关系”的冲击;社会伦理层面主要涉及到商业化风险的挑战以及剩余冷冻胚胎面临的伦理问题。第三部分,探讨了产生上述伦理问题的原因,从理论依据角度来分析,主要由思维方式的差异、价值观的冲突以及生命观的改变几个原因所造成的;从实践层面来分析,主要由从业人员道德失范、患者责任意识缺失、伦理委员会监管不力和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几个原因所造成的。第四部分,针对这些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从伦理道德和法律两大路径来解决,其中伦理道德对策方面包括实施人类胚胎冷冻技术应用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委员会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以及加强对从业人员和患者的道德教育;法律对策方面包括对人类胚胎法律地位的界定以及对我国未来胚胎立法的制度构建。因此,在发展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同时,有必要不断完善相关的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充分发挥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作用,提升科学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关键词】:人类胚胎冷冻技术 伦理问题 成因分析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5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相关概念界定10-13
  • 1.2.1 人类胚胎10-11
  • 1.2.2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11-12
  • 1.2.3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伦理问题内涵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2
  • 1.3.1 人类胚胎“地位”的研究13-17
  • 1.3.2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研究17-19
  • 1.3.3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运用的伦理问题研究19-22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22-23
  • 第二章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运用的伦理问题23-39
  • 2.1 人类胚胎“地位”的伦理争议23-29
  • 2.1.1 人的本质23-25
  • 2.1.2 人类冷冻胚胎道德地位的伦理争议25-27
  • 2.1.3 人类冷冻胚胎法律地位的伦理争议27-29
  • 2.2 对家庭伦理的冲击29-32
  • 2.2.1 对传统婚姻家庭理念的冲击29-32
  • 2.2.2 父母亲难以确定,冲击传统“亲子观念”32
  • 2.3 对社会伦理的挑战32-39
  • 2.3.1 商业化风险的挑战33-35
  • 2.3.2 剩余人类冷冻胚胎面临的伦理问题35-39
  • 第三章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39-49
  • 3.1 理论层面的原因分析39-45
  • 3.1.1 思维方式的差异39-42
  • 3.1.2 价值观的冲突42-43
  • 3.1.3 生命观的改变43-45
  • 3.2 实践层面的原因分析45-49
  • 3.2.1 从业人员的道德失范45-46
  • 3.2.2 患者及家属责任意识缺失46
  • 3.2.3 伦理委员会的监管不力46-47
  • 3.2.4 法律法规尚不完善47-49
  • 第四章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49-63
  • 4.1 人类胚胎冷冻技术运用应遵循的伦理原则49-54
  • 4.1.1 尊重自主性原则49-51
  • 4.1.2 不伤害和有利原则51-53
  • 4.1.3 社会公益性原则53-54
  • 4.1.4 严防商业化原则54
  • 4.2 发挥辅助生殖技术伦理监督机制的作用54-56
  • 4.2.1 充分发挥伦理委员会职能,完善相关管理制度54-55
  • 4.2.2 加强伦理委员会的监督力度55-56
  • 4.2.3 加强对剩余人类冷冻胚胎处置的伦理监督56
  • 4.3 加强对从业人员和患者的道德教育56-58
  • 4.3.1 培养尊重冷冻胚胎的意识57
  • 4.3.2 增强从业人员的道德自律57-58
  • 4.3.3 提高患者的伦理责任意识58
  • 4.4 应对人类胚胎冷冻技术伦理问题的法律建议58-63
  • 4.4.1 人类冷冻胚胎法律地位的界定59
  • 4.4.2 我国未来关于胚胎立法的制度构建59-63
  • 结语63-65
  • 致谢65-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泽永;;人类胚胎的道德地位[J];医学与哲学(A);2013年11期

2 李才华;房彬;;人类胚胎的不完全性与伦理问题[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10期

3 佚名;;终极生物[J];文学与人生;2007年12期

4 傅佑丽;;干细胞研究必须在道德规范约束下进行[J];世界科学;2006年01期

5 格雷戈里·贝尼舒;水金;;遗传商的降临[J];第欧根尼;2005年02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卓英梅;谭季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人类胚胎植入前21—三体综合征检测[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朱国栋;何辉;贺大林;;波形蛋白,细胞质蛋白在人类胚胎前列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及意义[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程基焱;黄吉春;韩艺;刘广益;;不同胎龄人类胚胎真皮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及意义[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张燕舞;陈燕惠;;缺氧缺血对人类胚胎脑SVZ神经细胞群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雷鸣;华泽钊;;用玻璃化溶液EFSh40玻璃化保存人类胚胎初步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美国 克隆人类胚胎起争议[N];人民日报;2001年

2 李宓;英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张田勘;克隆人类胚胎为什么被解禁[N];健康报;2004年

4 记者 毛磊;美称克隆出人类胚胎[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冯卫东;“多莉之父”宣布放弃克隆人类胚胎研究[N];科技日报;2007年

6 葛素红;我国首次培养的人类胚胎体外存活34天[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记者 毛磊;双性人类胚胎争议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宗合;克隆人类胚胎遭批判[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9 记者王心见;加拿大为干细胞研究制定临时“大法”[N];科技日报;2002年

10 阮美勤;人类胚胎研究进入全控时代[N];大众卫生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姗;人类胚胎法律属性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王灿;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s

本文编号:427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27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0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