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重孝道”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07 04:02
本文关键词:孔子“三重孝道”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形成确立于孔子。孔子在西周孝道思想的基础上,以当时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个体家庭”为核心,构建起宗法伦理本位的三重孝道思想体系。他通过“以孝释仁”,将西周时期专属于贵族阶层“尊祖敬宗”的宗教等级孝道观转变为春秋末期平民阶层“奉养爱亲”、“孝慈则忠”、“泛爱众”的社会伦理孝道观。这一方面为“孝”找到了人性论依据,将“孝”落实到每个人内心所具备的真实情感和天然本性,提高了“孝”的普遍性、实践性意义。另一方面,这为“仁”的实现找到了稳固的现实根基和切实可行、有效的途径。在家国同构的理念下,孔子三重孝道思想以“奉养与敬爱”、“三年之丧”、“孝悌并举”等充满血缘亲情的“家庭孝道”为基础,通过“孝与为政”的相联进一步扩充到存在于政治领域中“孝慈则忠”的“国家孝道”,接着通过具备普遍意义的“仁爱原则”的提升再进升到存在于社会领域中“泛爱众而亲仁”、“孝仁礼合一”的“社会孝道”。这样层层推进,体现出孔子“三重孝道”观的整体性、层次性、互动性。孔子“三重孝道”观是其整个伦理思想体系的根基,即:作为普遍仁爱中的“德之本”、礼治中的“核心规范”、道德教化中的“教之所由生”。同时,孔子三重孝道思想也确立了儒家孝道思想的基本内容,为之后曾子、孟子、荀子等的孝道思想奠定了基础,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性格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 三重孝道 家庭孝道 国家孝道 社会孝道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3.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2
- 第一章 孔子孝道思想的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12-21
- 第一节 孔子对已有孝道思想的总结12-16
- 一、 孔子孝道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12-15
- 二、 孔子对已有孝道思想的抽象概括15-16
- 第二节 孔子孝道思想的理论基础16-21
- 一、 人性依据与仁爱原则16-18
- 二、 宗法等级与伦理本位18-21
- 第二章 孔子“三重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21-30
- 第一节 家庭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21-24
- 一、 奉养与敬爱21-22
- 二、 祭与三年之丧22-23
- 三、 孝悌并举23-24
- 第二节 “国家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24-26
- 一、 孝与为政24-25
- 二、 “孝慈则忠”25-26
- 第三节 “社会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26-30
- 一、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26-27
- 二、 “泛爱众”27-28
- 三、 孝仁礼合一28-30
- 第三章 “三重孝道”思想的有机联系及其在孔子伦理思想中的地位30-35
- 第一节 “三重孝道”思想的有机联系30-32
- 一、 “三重孝道”思想的整体性30-31
- 二、 “三重孝道”思想的层次性31
- 三、 “三重孝道”思想的互动性31-32
- 第二节 “三重孝道”思想在孔子伦理思想中的地位32-35
- 一、 普遍仁爱中的“德之本”32-33
- 二、 礼治中的“核心规范”33
- 三、 道德教化中的“教之所由生”33-35
- 结语 孔子孝道思想的系统性及其历史影响35-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丙辉;孔子孝义平议[J];道德与文明;2005年02期
2 刘文瑞;浅析孔子的孝道思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3 姜志信,杨贺敏;孝观念的产生及其内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周先进;孔子的孝道思想略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李天姿;论“孝”的社会内涵和时代价值[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王云萍;早期儒家品德伦理学与“孝”德[J];孔子研究;2004年04期
7 范鹏,白奚;“礼”、“忠”、“孝”的现代诠释[J];孔子研究;1997年04期
8 任义;;孔子孝道思想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邱文颖,黄晓辉;浅析《论语》中的“孝”[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刚;孔子“以孝释礼”观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孔子“三重孝道”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281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