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神经技术伦理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颖神经技术伦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深部脑刺激(DBS)、脑机接口(BC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为代表的新颖神经技术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社会影响巨大等特点,引发的伦理问题可分为一般性和特殊性两大类。在中外文献中,前者得到较多的伦理讨论,但对后者的考察却相对零散,在基本概念、观点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在一般性伦理问题方面,本文区分了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探讨了新颖神经技术应用中使用者自主性受限的两种可能情形。在特殊性伦理问题方面,本文选择了意外发现、思想隐私、责任认定和人格同一性等新颖伦理议题。作者主张:向受试者告知fMRI意外发现可以得到伦理辩护,但fMRI技术不可用于司法鉴定。BCI设备尚不能主动发出行为意图、且厂家设置了风险阈值时,BCI使用者需要为其行为负责。BCI对“人”本体论冲击主要体现在对“自我认知”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在使用BCI技术过程中,依据生理标准和记忆标准来判定一个人的同一性是否发生变化。随着自我构成要素的思想隐私不断被解构和揭示,个体可能会逐渐丧失“自我”,甚至削弱人类尊严。基于上述伦理问题分析,作者建议借助可接受的风险/受益比、尊重自主性、隐私保护、公正分配、责任担当等5个伦理准则来构建评价新颖神经技术之伦理学分析框架。
【关键词】:新颖神经技术 风险-受益比 意外发现 思想隐私 责任认定 人格同一性 伦理准则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5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前言7-9
- 第一章 新颖神经技术伦理问题及其挑战9-18
- 1.1 神经伦理学研究概述9-12
- 1.1.1 观察论文数量变化及作者分布9-10
- 1.1.2 学术兴趣点10-12
- 1.2 新颖神经技术的特点12-15
- 1.2.1 选取的新颖神经技术12-14
- 1.2.2 新颖神经技术特点14-15
- 1.3 新颖神经技术伦理挑战15-18
- 1.3.1 国际研究探讨全面15-16
- 1.3.2 国内尚未开展系统研究16-17
- 1.3.3 选题思路17-18
- 第二章 主要伦理问题分析18-48
- 2.1 权衡“风险”与“受益”18-28
- 2.1.1 风险及其规避18-22
- 2.1.2 受益分析22-25
- 2.1.3 寻求可接受的“风险—受益”比25-28
- 2.2 知情同意问题28-30
- 2.2.1 自主性受限的两种可能28-29
- 2.2.3 获得有效知情同意的策略29-30
- 2.3 意外发现的告知难题30-34
- 2.3.1 fMRI技术意外发现的特点和后果31
- 2.3.2 意外发现的告知难题31-33
- 2.3.3 告知的策略33-34
- 2.4 责任认定问题34-38
- 2.4.1 责任定义及分类34-35
- 2.4.2 反对fMRI技术用于司法实践的理由35-37
- 2.4.3 确定BCI使用者责任认定的标准37-38
- 2.5 人格同一性问题38-43
- 2.5.1 对个体的多重影响38-40
- 2.5.2 对“人格同一性”的再认识40-43
- 2.6 思想隐私泄露43-48
- 2.6.1 思想隐私的定义及特点43-44
- 2.6.2 思想隐私的获取途径44-45
- 2.6.3 泄露思想隐私的后果45-46
- 2.6.4 思想隐私保护的策略46-48
- 第三章 评价新颖神经技术之伦理学框架48-54
- 3.1 伦理准则48-51
- 3.1.1 风险/受益比48-49
- 3.1.2 尊重自主性49
- 3.1.3 隐私49-50
- 3.1.4 公正50
- 3.1.5 责任50-51
- 3.2 伦理准则之间的关联与冲突51-53
- 3.2.1 伦理准则之间内在关联性51-52
- 3.2.2 摆脱伦理难题的思路52-53
- 3.3 适用范围及局限性53-54
- 结束语54-55
- 主要参考文献55-60
- 附录:中英文术语对照60-62
- 致谢62-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潮;;技术伦理面临的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1期
2 赵华;;“跨学科伦理:经济伦理、科学伦理、技术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7年12期
3 郑明;李洋;;论技术伦理的存在之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4 尼古拉斯·G·卡尔;;侵入人脑的技术伦理[J];21世纪商业评论;2011年01期
5 郭高平;田爱民;;企业生态化技术伦理的建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朱葆伟;科学技术伦理:公正和责任[J];哲学动态;2000年10期
7 王健;技术伦理规约的过程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梅英;信息素养中技术伦理观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李国俊,葛锡文;社会危险的技术伦理透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6期
10 C.胡比希,王国豫;作为权宜道德的技术伦理[J];世界哲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健;;现代技术伦理规约的制度安排[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王健;;现代技术伦理规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陈首珠;;当代中国技术伦理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洋;;浅析技术风险成因[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胡霁荣;推动技术伦理创新[N];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哲研;专家探讨经济伦理、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方希;鳕鱼与畅销[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巍;军事技术伦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凌波;信息技术伦理及其哲学反思[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红梅;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技术伦理的重建[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伍建军;技术的伦理沉思与技术伦理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畅;技术伦理评估探析[D];东北大学;2007年
5 刘莹莹;文化视野下的技术伦理风险防范[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上官春晓;现代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的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7 林玲;新颖神经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8 曾庆娟;合成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伟宁;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钱晓玉;论技术伦理的生态化趋势[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新颖神经技术伦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319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