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轨与规训:网络人肉搜索的道德失范及镜鉴研究
本文关键词:越轨与规训:网络人肉搜索的道德失范及镜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技术革新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然而,伴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由网络引发的社会弊病日渐凸显,其中网络人肉搜索俨然是网络入侵现实生活的代表性产物。网络人肉搜索现象是伴随现代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而出现的代表性网络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网络搜索工具,网络人肉搜索有着显见的优缺点:在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的同时,衍生出肆意侵犯他人隐私、道德观念"去传统化"、道德发展"内卷化"等道德失范问题。为了避免恶意网络人肉搜索带来的诸多社会越轨行为,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贯彻道德自律准则、优化技术工具等维度来对网络世界进行正确的规训,从而涤净网络公共空间,使互联网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关键词】: 网络人肉搜索 道德失范 网络暴力 信息网络技术 舆论监督
【基金】:安徽大学学术创新项目“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风险及其舆情控制研究”(KYCX201416)
【分类号】:B82-052
【正文快照】: 引言谓之“人肉”。目前中国学术界尚未能对网络人肉搜索给出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但从其自身所具有网络搜索作为人们获取信息、扫除知识盲点的的特征上看,可以从广义及狭义两个方面给出界定:重要工具,是一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带来最全面实广义上的人肉搜索是指网络社区居民通过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宇;关于网络“人肉搜索”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叶刚;;人格权中经济价值法律保护模式探讨[J];比较法研究;2014年01期
2 舒彦文;;对我国死者人格利益保护问题探讨[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4期
3 黄佳钰;;大数据环境中的地理信息隐私法律问题探析[J];城市勘测;2014年02期
4 李建华;阿依加马丽·苏皮;;人格权财产利益制度的基本原则[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5 黄春玲;;论苏珊·朗格“艺术作品的‘他性’”[J];当代文坛;2014年06期
6 孔德荣;;论《悲剧的诞生》中审美形而上学对人生的救赎[J];大众文艺;2014年24期
7 萨祺尔;;论网络环境下的公众人物隐私权[J];法制博览;2015年04期
8 杨同宇;祁霞钰郡;;私法视野下的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及其法律保护[J];法制与经济;2015年04期
9 方金华;;一般人格权理论分析及我国的立法选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10 张米兰;;康德道德哲学绝对命令与高希尔协议道德思想分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传顺;伽达默尔伦理学的释义学意义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沈克非;论司法与社会管理[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磊;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限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高斯扬;马克思人自身实现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6 段伟伟;遗嘱自由之限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7 高瑞华;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8 刘佳;多层聚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9 段鲁艺;专利法的人文主义关怀[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10 何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梦琰;语言的躯体[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蔡露;集体主义视野下的道德冲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3 朱雅博;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缺陷与完善[D];中南大学;2013年
4 肖婷婷;网络名誉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孙小双;权利公平的社会哲学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雪;论声音权的民法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春龙;董仲舒宗教思想述论稿[D];西北大学;2014年
8 周江红;信息时代隐私权民法保护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9 自青;论中小学教师尊严的缺失与守护[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朴梅花;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业礼;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有关论述[J];党的文献;2000年01期
2 阮娟;;网络环境下应对“人肉搜索”的策略分析与研究[J];福建电脑;2010年01期
3 刘南男;郝宏奎;;论网络“人肉搜索”在侦查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路小超;;从伦理道德视角解析“人肉搜索”现象[J];消费导刊;2008年21期
5 孙小虎;;网络“人肉搜索”中的道德观研究[J];科学之友;2010年13期
6 竭长光;;“不可公度”的理论与“殊途同归”的旨趣——亚里士多德、儒家“德性幸福论”之比较与当代价值[J];理论观察;2006年05期
7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强调以创新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J];时政文献辑览;2007年00期
8 李岩;李东晓;;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萍;网络信息污染的伦理反思[D];东南大学;2005年
2 姚燕;档案信息伦理问题的提出与原则建构[D];安徽大学;2007年
3 王峰;论学校“群体道德”[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风燕;伦理视野中的网络自由[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耀,刘秀芬;道德与制度紧密相关[J];冶金政工研究;2001年03期
2 肖文桂;当前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9期
3 韩德明,林兴发;试论权力道德失范的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4 蔡志刚;论道德失范[J];理论界;2005年09期
5 刘志军;;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刍议[J];云梦学刊;2006年05期
6 孟庆艳;丁超;;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辩证探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张有才;;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原因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8 崔新建,吴向东,万光侠,尚九玉,兰久富,袁祖社,沈湘平,贾旭东;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笔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01期
9 崔秀芬,张志杰,祝福恩;论道德失范的认识原因[J];呼兰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10 倪洪兰;社会转型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199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向伟;路永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嬗变的思考[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杨水e
本文编号:433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334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