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从“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主体为中心”——论《理想国》中的两种伦理思路

发布时间:2017-06-09 11:14

  本文关键词:从“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主体为中心”——论《理想国》中的两种伦理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理想国》中两种不同的正义观代表了两种讨论伦理问题的思路。柏拉图的正义观是"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常识的正义观是"以行为为中心"的。分析柏拉图对常识正义观的批判,可以看到从"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转向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柏拉图是如何论证他的"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思路优越于"以行为为中心"思路的。然而,柏拉图的这种"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思路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没有办法给出正义行为的相关标准。这两种思路在近现代的伦理学中演变为美德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之争。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理想国》 柏拉图的正义观 常识的正义观 “以行为为中心” “以行为主体为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平等与偏爱:道德不偏不倚理论与偏爱性关系研究”(13YJC720007)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在《理想国》中,涉及到了两种正义观1。一种是柏拉图的正义观,另一种是常识的正义观[1]。柏拉图在批判常识的正义观所带来的问题的过程中阐释了自己对正义的理解。这两种正义观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前者既要容纳这种常识的正义观,又要从根本上颠覆它。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伍志燕;;评判行为主体之德性的三个层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刘曙辉;赵庆杰;;宽容的条件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捷;财富利己主义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杰雄;市场经济中行为主体的伦理限度[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从“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主体为中心”——论《理想国》中的两种伦理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5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35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2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