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环境伦理学的新人道主义基础

发布时间:2017-06-09 20:04

  本文关键词:环境伦理学的新人道主义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危机是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这种伦理学并不采用传统人道主义和传统伦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因为二者会阻碍其通向自然的伦理之路。它采用一种新的人道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石,这种"人"具有整体意识、有限主体意识、生存意识和未来主义意识。它将人类的"能够做"规范成为人类的"应当做",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理解为"伙伴关系",将隐藏在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社会关系带入研究视野,使环境伦理学成为解决人类环境危机和生存困境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传统人道主义 新人道主义 环境伦理学
【基金】:2010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哲学思考”(L10AZX001)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一、环境问题的凸显与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人类环境宣言》指出,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行动的时候,必须更加谨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不关心给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害。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兵,蔡亚娜;因特网上环境伦理学题录的初步分析[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2 陈国生;环境伦理学将成为21世纪的显学[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欧东明;环境伦理学与印度传统[J];南亚研究季刊;2000年03期

4 ;《环境伦理学教程》出版[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5 何延青;环境伦理学琐议[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6 李培超;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辩护[J];道德与文明;2001年03期

7 肖德武;环境伦理学何以可能[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俞吾金;反思环境伦理学的一般理论前提[J];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05期

9 臧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环境伦理学建设——读《环境伦理学教程》[J];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10期

10 曹海英;公平原则的环境伦理学阐释[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为;;中国环境伦理学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浅析[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焕明;;环境伦理学:从“中心论”到“主导论”[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3 叶平;;环境伦理学走向实践的重要基地:创建绿色大学——兼汇报哈工大绿色大学建设[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宁波;徐谦;;科学伦理的几个热点问题[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敏;;环境美德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的德性伦理建构[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罗亚玲;;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熊志红;用环境伦理学树立人类道德观[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王丰年;环境伦理学的全新诠释[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王洪波;环境伦理学:“中国学派”何以可能?[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李培超;环境伦理学需要“本土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记者 高杰;中外专家深入探讨环境伦理学[N];中国环境报;2004年

6 王洪波;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环境伦理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林静;环境伦理学在中国[N];光明日报;2006年

8 余谋昌;实践性是环境伦理学的精华[N];光明日报;2004年

9 包红梅 刘兵;贵在参与和思考[N];科技日报;2006年

10 王振武 供稿;构建和谐社会,反思人类生存智慧与理念[N];中国环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薛勇民;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诠释[D];山西大学;2004年

3 郭玲玲;建立在新人道主义基础上的环境伦理学[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希艳;环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英姿;伦理的生态向度[D];复旦大学;2007年

6 曹苗;当代环境伦理学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准;环境伦理学的新视点[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崔玉宾;环境伦理学思想及其评价[D];河南大学;2004年

3 闫鸿斐;利他性研究与环境伦理学[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敏;环境伦理学: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向度[D];河南大学;2011年

5 高志友;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王志军;环境伦理学视域下的山西煤炭资源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7 杨晓峰;美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马玲;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环境伦理学中的主要思想的形成[D];河南大学;2010年

9 巩佳艺;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冲;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看环境法的调整对象[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环境伦理学的新人道主义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36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2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